摘 要:筆者分析了當前高中英語測試和試卷評講低效的原因,并結合課堂教學實踐,探討了有效測試和以析促評、愛心點評、師生共評、以評促學等提高初中英語試卷評講效率的方式與方法。
關鍵詞:測試;評講;分析;點評;共評;自評
在三年高中英語教學和高考備考中,測試起著評價和促進教學的重要功能,同時也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每次測試之后,師生談得最多的是考試成績,感嘆的是上次做錯、評講過的題目或同類型的題這次又錯。試卷評講課上,學生面對不如意的成績、教師可能的指責甚至是家長的訓斥,感到憂慮、煩躁、懊惱、恐懼,甚至產生抵觸情緒,導致考了等于沒考,講了等于沒講。這種測試和講評的效果可想而知。如此情況在高三后期更是常見。
要改變這種狀況,走出英語測試與試卷評講的誤區,教師既要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更要在確保有效測試的同時,改革傳統的試卷評講方式。下面,筆者結合自己教學中的實踐和探索,就有效英語測試和英語試卷該“如何評”“怎么講”“講什么”等微觀操作問題談談自己的思考與嘗試。
一、有效測試
要有效測試,首先必須精選試題,盡可能自己組題。面對鋪天蓋地的英語試題,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確保測試的有效性。
?。ㄒ唬┏浞职l揮團隊精神
一個年級就是一個團隊,既發揮個人的聰明才智,又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平時加強商量、研討,每一次測試除了每個人進行積極準備,之前也會做研討,拿出來的應該說就是精品。為不讓學生掉進題海,老師首先跳進題海,這樣學生從題海中解放出來,學生就不用花很多時間自己去做那些題了,老師把學生該念的這些題提供給他,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輕松,而且效率也會高。
?。ǘ┟茰y試題的前提
1.對《課程標準》、考試大綱、考試說明以及近幾年相關省份高考試題和教材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充分利用最新高考和命題研究成果,形成對高考趨勢的正確分析判斷,并與日常教學的有機結合。
2.準確掌握學生英語學習情況是組織測試的依據,包括他們的知識儲備、解題能力、考試技巧和心理狀態,尤其是踩線生;再有是測試中加入上次考試中錯誤較多的題,同時加強對試題難度的有效控制,不讓學生的分數太低,以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測試的鑒定功能和激勵功能。
二、有效試卷評講
(一)科學分析,以析促評
任何形式的考試都是對特定內容的抽樣考查,有極強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對教與學有一定的檢測和引導作用。因此對考試試卷和考后結果的科學分析無論對教師還是對學生都尤為重要。
首先,教師要認真做一遍試卷,切不可盲目自信,帶著空白試卷進教室或是直接照抄參考答案。其次,要重視統計各試題的錯誤率。對于學生來說,通過考試可以發現錯誤,教師評講試卷是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成績的過程;對于教師來說,學生出錯誤多的試題是評講的真正重難點,只有找到癥結所在才能對癥下藥,并有可能做到“藥到病除”。筆者經常采用以下方法來統計試題的錯誤率:
1.列表法。在表格中列出學生各題的錯誤率。
2.記“正”法。在試卷上出錯題的旁邊標記出“正”字。
3.要重視歸納錯誤類型和挖掘其錯誤根源。通過仔細批閱學生的試卷錯誤類型,再通過調查、訪談和交流等途徑,從學生的角度認真分析和查找出錯的根源。在此基礎上給學生評講,則會讓學生茅塞頓開。
(二)愛心點評,以情勵志
試卷評講既是師生平等交流、情感交融的過程,又是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悅和面對挫折和失敗的過程。愛是教育的真諦,關愛每一個學生,力爭學生因教師而愛上英語。有愛心就有良法。因此,只有營造和諧、寬松的課堂環境,建立良好、親密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學生在面對試卷時不再緊張,也才有可能真正提高教師試卷評講的效率。
我們做完試卷和分析完學生試卷以后,會結合學生試卷中的錯誤,仔細回想平時學生的種種表現,然后認真地在每份試卷上寫下想對他們說的話。對于這些類似心語的點評,學生們非常喜歡。那些充滿激勵、鞭策又飽含愛心的評語使學生在自我反省、樹立信心的同時,又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和鼓勵,增加了對教師的親近感和信任感,試卷評講時他們自然就聽得格外專心,效果也很好。
當然,評講中的分析和比較、表揚和批評也是必要的但要把握和處理好兩者之間的度,并講究藝術性。
1.在分析和評價的過程中語氣誠懇,評價中肯,變橫向比較為縱向比較,用學生的今天與學生的昨天相比,在肯定學生進步的基礎上,指出其不足和努力方向。
2.時刻注意觀察學生的情緒、表現,洞察和分析學生的心理狀況,盡量在評講試卷的過程中給學生一些必要的心理指導,課后主動找其談心,以化解其心理負擔和壓力,努力降低考試焦慮帶來的負面影響,使他們學會自我調控情緒,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ㄈ熒苍u,以生為本
建構主義觀點認為,知識產生于主體與客體的互動過程中。試卷評講中的學生活動并非是一個被動的接受過程,而是學生主動、積極地重新建構知識的過程。此時,學生的學習既是不斷接受教師引導的過程,也是不斷擺脫教師引導并獲得獨立學習能力的過程。因此,教師要首先改變教育觀念,貫徹有效的學習必定是主動的、積極的這一基本原則。在試卷評講中,要變教師獨霸課堂、學生被動接受為師生共同參與,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在多種學習方式中獲得異曲同工之效。例如,將學生分成兩人對子、四人小組或多個小組,每個成員承擔一部分內容,在學生重溫試題、提前準備的前提下,參與評講活動。通過學生說、學生聽、學生改、學生評,讓學生自己獲得答案。這樣學生可以從各個角度看問題,并尋找解決途徑,反思自己和他人的觀點,形成新的更高層次的理解。這樣學生的角色得以轉化,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以培養,同時,知識的內化和遷移得以促進,成功的喜悅得以分享。
通過以上處理,學生余下的問題已不是很多且具有代表性,往往是試卷的重點或難點題,再結合教師先前的做題、學生錯誤的統計和分析,進行畫龍點睛式的分析、點評、歸納、擴展,以指出解題思路、答題技巧和平時的學習方法為重點,幫助學生將模糊的知識清晰化,殘缺的知識完整化,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將知識點連成線、織成面、編成網。同時讓學生得到了一次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的交流和自我教育。
?。ㄋ模┓此甲栽u,以評導學
測試與評講是一個師生共同反思評價、調整教與學的過程,其目的是激勵學生積極向上和改進教師教學的重要手段。教師在測試、評講和學生意見反饋的基礎上,對自己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理念等進行改進、調整,找出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剖析存在的問題,更加扎實、有效地推進教學。同時要求學生保存考卷,整理成冊,建立錯誤檔案,以備查和日后復習之用;錯誤檔案中,要求學生記錄測試中所犯錯誤的實例及疑難問題,隨時反思、查找自己的知識盲點和考試失誤,以免再犯。
總之,測試的目的之一是為了檢驗教與學的效果,發現不足;評講則是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學習方法、科學制訂下一步學習計劃和有效實施查漏補缺的過程。高效的測試與評講必定會對教學效益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陳琦,張建偉.建構主義教學改革[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
?。ㄗ髡邌挝?四川省屏山縣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