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班主任工作暫行規(guī)定》中“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我從教十五年以來,擔任過班主任、少先隊輔導員,從事過學校的管理工作,教過多門學科,深知小學班主任兼少先隊中隊輔導員是班級的領導者和教育者,對班隊干部實行同步任命,輪換任職,協(xié)調(diào)工作,是分不開的。就自己的粗淺體會談談看法,也是符合《少先隊中隊輔導員工作職責》中提出的“加強少先隊集體建設,搞好隊員發(fā)展、編隊選舉,隊干部、積極分子的培養(yǎng),關心他們的思想、學習、健康,發(fā)展他們的興趣與特長。”所以,在工作中確定班隊干部的構成、組建,就要考慮到一職兩功能,對他們進行分工,召開班隊干部會,明確職責,協(xié)調(diào)發(fā)展工作,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以團結一心為班集體服務為宗旨,起到先鋒帶頭作用,全面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一、輪換班隊干部實施市場經(jīng)濟下的招聘上崗、擇優(yōu)錄用
任班主任時,對班隊干部進行調(diào)整,事先還要做思想工作,生怕他們受不了打擊、鬧情緒、影響學習。隨著市場經(jīng)濟出現(xiàn)了下崗、擇業(yè)等新生事物,通過新聞媒體,了解到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經(jīng)歷了父母下崗、擇業(yè),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終身制”的解體。我利用各種機會,向他們宣傳招聘上崗,擇優(yōu)錄用的利與弊,調(diào)動了其他同學愿意為班集體服務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條件涌入競爭的行列,爭創(chuàng)佳績,愛勞動、團結同學、助人為樂、不說臟怪話、克服缺點的現(xiàn)象層出不窮,為創(chuàng)造輪換班隊干部具備條件,打破了“終身制”,形成“輪換制”。使輪換班隊干部工作,產(chǎn)生于個別調(diào)整初期,實施市場經(jīng)濟下的招聘上崗、擇優(yōu)錄用,起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應。
二、對輪換班隊干部的基本要求
我在實行輪換班隊干部的工作中,把學生提到小公民的位置,讓孩子們都有競爭的權力,認識到自己的地位,參加到競爭的行列,同時提出了基本要求:
1.以身作則,嚴于律己
班隊干部是班集體的核心,是促進全班進步、發(fā)展的動力,是同學們的典范,所以,要求班隊干部正人先正己,必須以身作則,嚴于律己,使大家學習他們,形成良好的班風,使教育要求自動轉化為內(nèi)部需要。
2.具有組織才能
一個稱職的班隊干部,必須有一定的組織才能,會開動腦筋出主意,會設計班隊活動,會有聲有色地主持活動,會調(diào)動同學們積極性,會滿足同學們的正當需求,會增強班集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必須學習成績好
班隊干部是大家的領頭人,要帶領同學們完成教師和學校交給的各項任務,當選的班隊干部,必須成績好、表現(xiàn)突出。當好教師的小助手,幫助差生進步,幫助他們克服自身不足,不使一個人拖全班的后腿,在班集體中掉隊。
4.具有辦事公正的品質(zhì)
當選的班隊干部,對全班同學必須一視同仁,處理事務公正無私,對差生不另眼相看。要得到大家的信任理解、支持贊許,提高自身的威信,樹立良好的形象,不搞個人突出,團結大家,同心同德完成集體任務。
三、輪換班隊干部要注意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
能力是勝任某項任務的主觀條件,是直接影響人順利而有效地完成活動任務的重要個性心理特征。學生的能力是在掌握知識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起來的,反過來又是知識掌握的必備的重要條件。
1.培養(yǎng)了觀察思維、分析判斷能力
在輪換班隊干部工作中,沒當選的學生就仔細地觀察當選同學的工作方法,處理事情的辦法,找出事情的本質(zhì)屬性和關系,肯定和否定某一件事的正確性,思考我是班隊干部,遇到類似情況該咋辦?加以分析判斷后,選用恰當?shù)姆椒ㄌ幚怼0丫τ糜谟^察當中,為以后輪換到自己工作時不會手足無措。
2.培養(yǎng)了動腦想象、組織活動能力
當選的班隊干部,由于觀察仔細,記憶力好,不會盲目地照搬別人的方法工作,在教師交代的工作中,發(fā)揮動腦想象,具體問題具體處理的辦法,把班隊活動組織得有聲有色、五彩繽紛、不落俗套。
實踐證明,能力發(fā)展水平高的學生表現(xiàn)出感知敏銳、觀察全面、注意力集中、思維深廣、想象豐富、接受新生事物快、反應靈敏、操作靈活等優(yōu)勢。由此可見,在此工作中,有的放矢地培養(yǎng)學生,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四、輪換、聘用班隊干部的幾種方法
1.指定任命班隊干部
初接新班,聽前任教師介紹學生基本情況,觀察一周,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有工作積極性和責任心,有一定的號召力,就可以在班上指定任命某些學生為班隊干部,根據(jù)各自的特長,委以不同的職務,負責分工后的工作,采用試用期的形式,指導開展工作。
2.民主選舉班隊干部
了解了全班學生,鼓勵學生根據(jù)特長毛遂自薦參加選舉,講出為班集體服務的設想。教師公布選舉的標準,征求修改意見,完善當選的條件。采用無記名投票的方法,當場公布結果,增加透明度。及時召開干部會,進行分工,開展行之有效的工作。
3.個別調(diào)整班隊干部
有的班隊干部工作經(jīng)驗不足,難免會犯一些低級錯誤。教師一定要因人施教,講明道理,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提供改正機會,重新樹立為集體服務的信心和勇氣。如多次不改者,可以進行個別調(diào)整,不公布該生的失誤,保護他的自尊心,使其他學生看到前景光明。
4.定期(不定期)輪換班隊干部
實行班隊干部的輪換,班上學生都能為集體服務,既鍛煉了各自的能力,又調(diào)動了積極性,學到了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增強了榮譽感和責任心,促進了幫助差生進步的工作開展,完善了班風,擺正了學生的位置,承擔了為大家服務的義務,消除了干部特殊化的想法,培養(yǎng)了社會工作能力。
五、輪換班隊干部應該注意的問題
1.做好落聘干部的思想工作
讓全班學生明確到,自己是班集體中的一員,班上的每一件事都與自己的榮譽系在一起,對不稱職的干部實行輪換,啟用新的班隊干部,是時代的必然,也是為班集體出一份力、獻一份愛的必需,在思想上產(chǎn)生認同,激發(fā)他們?yōu)榘嗉w服務的熱情,也對落聘干部敲響了警鐘。
2.輪換班隊干部必須有一定的工作能力
對新上任的班隊干部,班主任老師必須考慮好此人是否能勝任班隊工作,不是人緣好、得票多就能擔任班隊干部的重任,也可試用一段時間再調(diào)整。如某人有某些專長,可以讓他擔任有此專長的干部,負責專長內(nèi)的工作。
3.輪換班隊干部不宜過于頻繁
每次輪換班隊干部,不必要全部更換,要保持班隊干部的穩(wěn)定性、持續(xù)性。要堅持保留骨干、培養(yǎng)新手的原則,班隊中還有老帶新的發(fā)展過程。過于頻繁,會打擊大批學生工作積極性,在任職期內(nèi)不會盡心盡職。
4.輪換班隊干部應形成制度
作為班級管理,老師要對學生講明輪換班隊干部的重要性,對輪換班隊干部要有明確的規(guī)定,要形成制度,不應該想什么時候換就什么時候換。要保證更多的同學參與民主管理,機會均等,方式公開,發(fā)揮他們的一技之長,消除心理障礙,使每個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展露。
六、輪換班隊干部要處理好幾種關系
實行輪換班隊干部,應該處理好以下幾種關系:
1.處理好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
班主任(中隊輔導員)雖然負責班隊工作,在全班學生心目中猶如媽媽,有什么事需要班主任去處理,有什么心里話愿意對班主任講。但是,班主任教師調(diào)整輪換班隊干部,還是要多聽聽其他學科教師的意見,征求他們對聘用干部的建議,處理好教師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便于今后開展班務工作,起到協(xié)調(diào)的作用。
2.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師生關系乃是教學、教育工作順利進行并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證。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關系,常常是由班主任的教學藝術、教育效果、人際關系、關心學生的程度及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的狀況所決定的。只有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才對學生學有所得、心有發(fā)展、行有長進,贏得學生的尊敬,保證學生的心理健康,鞏固已取得的信任和愛戴。班主任處事公正,不歧視、不偏愛、尊重孩子們的人格,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心,消除不健康的情緒,體貼入微地關心愛護孩子,會使輪換班隊干部工作順利地進行下去。
3.處理好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系
兒童喜歡尋求學習、生活伙伴,建立友誼。班主任教師要多觀察孩子們的行為,促使孩子結成互助伙伴,好生帶動差生,使班集體有一股凝聚力,樹立服務意識,班榮我榮,形成良好的氛圍。在此工作中,講明班干部的重要性和光榮性,相信,當選的班隊干部愿意更好地為班集體工作,落聘的同學更愿意重新開頭,創(chuàng)造下次當選的條件,實現(xiàn)再次為全班同學服務的機會。
4.處理好教師與家長之間的關系
假如有同學落聘班隊干部,班主任教師在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同時,還要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召開家長座談會時,可以把輪換班隊干部的實施方案給家長交底,讓家長有心理準備,同時,對落聘的學生要關心呵護他們,讓孩子的家長認識到,這是改革的必然產(chǎn)物,是市場經(jīng)濟形式下的必需,也是創(chuàng)造人才的場所,讓家長與教師配合起來,做好班隊干部的輪換招聘工作,把班集體建設得更好。
七、輪換班隊干部是實施《小學德育綱要》和素質(zhì)教育的必需
《小學德育綱要》明確提出:為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初步具有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會公德的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潑開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幫助別人、為集體服務和辨別是非的能力,為他們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打下初步的思想品德基礎。實行輪換班隊干部,正是貫徹《綱要》的方式之一,也是實施小學素質(zhì)教育著眼于開發(fā)兒童潛能,以完善和提高兒童素質(zhì)為根本目的的教育,也是符合人的素質(zhì)內(nèi)容提出的思想品德素質(zhì)、科學文化素質(zhì)、身體素質(zhì)、勞動素質(zhì)、心理素質(zhì)和社會文化素質(zhì)的。
探討輪換班隊干部工作,是由應試教育向素質(zhì)教育轉變的過程,也是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實施《振興二十一世紀行動教育計劃》的步驟之一,我們應當在這一科學領域中不斷探索,不斷研究,做到“五育并舉、全面育人”,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創(chuàng)造良好的育人條件,建立起學校、社會、家庭的教育網(wǎng)絡,培養(yǎng)出更多更好更全面的一代新人。
(作者單位 四川省自貢市自流井區(qū)光大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