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古代的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古人還說:“叫人未見意趣,必不樂學”。因此,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樂趣是教學得以成功的重要條件。那么,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幫助學生明確參加體育鍛煉的意義
體育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體育教師首先要善于通過體育課的教學實踐,來幫助學生明確體育活動的意義,端正對體育課的認識和態度。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古今中外的正反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指出鍛煉身體的重要性。
二、安排教學內容既要有科學性又要有趣味性
這主要表現為對各類教材如何在各年級合理地交叉排序。教材無非包括田徑、體操、球類、游泳、武術等,這些教學內容如果單個兒教起來往往很乏味。因此,需要教師在教學安排上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有所創新。例如,在跑的項目中,如果單純地只教高抬腿跑、跨步跑等,學生就會覺得枯燥單調,情緒低落,沒有學習興趣。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在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學生在學習中出現這種情況時需要一些適宜的良性刺激,如競爭性、驚險性等。基于此,我們盡可能采用一些游戲、比賽等方法,變單調為豐富,從而引起 學生的興趣。
三、以生動有趣的講解和優美準確的動作示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如能運用準確鮮明、生動形象、幽默風趣、邏輯性很強的語言進行講解來感染學生;采用優美、大方、正確的動作示范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情緒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體育不感興趣的學生更為重要。老師的講解要讓學生聽得懂,不僅語言要簡潔明快,還要講得有“有水平”“有味道”。要想課上有“妙語”,教師就應課下下工夫,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如教學彎道跑技術時,可把動作要點編成順口溜:“彎道跑,彎道跑,身體微微向左倒,蹬地是外里里外腳掌地,擺臂是外面大來里面小”。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而且可以記得牢、想得到、連得上、興趣高。
四、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活潑好動,精力旺盛,容易興奮,樂于接受新鮮事物。他們不喜歡機械重復,而喜歡方法新穎、變化度多樣的練習內容和教學方法。例如,做準備活動,如果每次都是慢跑、關節操,時間一久,學生就產生了厭煩情緒,而不利于下面的教學。如果能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年齡特征選擇授課的內容,同時再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使學生每次上課都有一種新鮮感。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被高度地調動起來,學習效果也就得到了保障。
五、做好課前場地器材的準備工作
在體育教學中,要十分重視場地器材的準備工作。適宜的場地和精心準備的器材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物質保障,教師只有課前做好場地器材的準備,上課才能得心應手,而學生看到精心布置的場地器材,自然會躍躍欲試,學習興趣濃厚。
總之,如果想讓你的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樂此不疲并且流連忘返,那么你就得在課下做好充分的準備。我們就應該像一名高明的“廚師”,把我們的“教學內容”這些常見的食材加工成色、香、味營養俱佳的美食,才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并且“百吃不厭”,才能得到健康地成長。
(作者單位 河南省濮陽市華龍區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