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思想品德課教材以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為建構基礎,關注學生的成長需要和生活體驗,以學生能夠接受和樂于參與的方式組織和表述教學內容,從層次不同的系列開放性情境作為學生活動的素材,這種富有新意的設計,要求我們的思想品德課教師在使用教材、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樹立新觀念,創意新教法。以下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的教學方法。
一、情景教學法
所謂情景教學,就是為了達到既定的教材目的,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特點,引入或創設與內容相適應的教學情景。讓學生置于特定的教學情景之下,教師利用能引起學生知識、情感、行為變化的自然、社會現象或認為創設的具體場景,激發起學生的內心情感,引導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獲得知識、陶冶性情,以達到知、情、意、行最佳統一的一種教學活動。情境教學的目的在于激發學生的直接經驗,提升學生的直接經驗,從而實現教學目的。情景教學是教學中用得最多的一個模式。教材上的資料、圖片都可構成情境;學生自編、自導、自演的小劇也是一種情境。初中思想品德新教材,從教材的版面設計、內容體系和語言風格等方面看,它一改往日那種嚴肅的說教式面孔,取而代之的是活潑有趣的畫面,優美動聽的語言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的教學內容。其中一大亮點就是讓學生能夠成為新課堂的主人。
二、理論聯系實際教學法
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感受、認知、體驗和感悟,而課堂中的學生已經積累了許多生活經驗,這些經驗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思維方式、態度及行為,也是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土壤。因此,我們在教學時,要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他們對生活的感受、認知和感悟,注意將已有生活經驗與教學內容聯系在一起,充分運用學生已有經驗,充分利用學生已經知道了的知識,充分發揮已有生活經驗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師在備課活動中,不妨仔細思考一下,學生對有關章節的知識點積累了哪些生動經驗,現實生活中哪些經驗可以作為本次教學的鋪墊,讓學生從事哪些實踐活動可以強化對這些知識的掌握,這樣設計的課堂教學,學生就會感受到所面臨的問題是熟悉的、常見的、新奇的、富有挑戰性。學生就會躍躍欲試,一旦有了完整的回答,就會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三、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教學目的和教學要求,將學生教育教學活動中與課程相關的成功或失敗的典型事例,加以收集、歸納、整理形成專門的案例資料,依托這些資料,教師深入淺出地講解理論,形象地指導學生實施理論聯系實際,借用案例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的方法;或根據案例所提供的背景信息進行分析,針對案例所暴露的各種問題,依據相關的學科知識向學生表述教師的見解、判斷和決策,為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供思維模式的參考,進而達到規定的教學目標的方法。案例教學在培養學生的理論思維能力、促進知識向能力的轉化上,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案例教學法是開發學生智力的好辦法,那些經過學生思考出來的知識是最真切、最扎實的;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是打開學生心靈智慧之窗的一把鑰匙;案例教學是理論聯系實際教學的好形式,我們的教學應當面向社會,聯系實際,注重實踐。但是,拿出更多的時間到社會實踐中去教學是不可能的。而案例教學能把社會實踐的實際情況真實、客觀地反映給學生,給學生真實感、投入感,仿佛置身于現實的實踐之中,訓練學生分辨是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發現自己在知識和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加深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獲得活生生的知識。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面對新世紀的挑戰,我們教師要緊跟時代的步伐,認真學習新課標,走進新課程,活用新教材,轉變教學觀念,不斷總結教學方法。使思想品德教育真正成為“育人”的搖籃。
(作者單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九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