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匯,作為語言的基本要素之一,是組成句子的最小意義單位,一定的詞匯量是學生發展語言能力的基礎,是反映學生英語水平的標志之一。詞匯關過不了,對語句的理解記憶就會很吃力,更不用說文章閱讀和語法理解了。筆者經過多年的摸索,積累了一點經驗,寫下來與大家共享。
一、過信心關
1.心理指導
要經常對學生進行心理指導,幫他們樹立信心,克服其畏難情緒,使他們養成求真務實的學習習慣。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每一個學生成功的希望,使不同程度的學生盡可能挖掘自己最大的潛能。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要跟學生講清這個道理。
2.激發興趣
要有意識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一些比賽、組織一些游戲,并要在形成性評價中引進競爭激勵機制。比如說每個單元的單詞都制成一張長10厘米寬6厘米的卡片,正面是英文,反面是音標中文,可以玩傳聲筒游戲:縱列六組第一人拿好卡片,從第一張開始,邊讀邊交到第二人手中,第二人照樣邊讀邊交到第三人手中,以此類推,看哪個小組在規定的時間內先完成任務,勝者小組每人加一分。或平時以打牌的形式結對練習,A發一張牌B讀出來,B發一張A讀,看見中文讀英文,看見英文讀中文,在玩中學習,學生的情緒非常高漲。
二、強化記憶關
高手在成為高手之前,必定刻苦訓練,才能有所成就。
1.要準確掌握單詞的運用規則
這就需要借鑒別人的寶貴經驗。通過對語法知識的深入分析,找出學習經驗,摸索出學習規律性的方法和技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遠。
2.歸類整理,摸索規律,強化記憶
平時注意收集并整理學習小結,將音、形、義相近、相關聯或相反、相對的詞歸類整理,如衣服類、樂器類、運動器材類、食品類、文具用品等,如描寫人的性格特點的,描寫外貌的,表列舉增補關系的,表轉折或對比的,表順序或序列的,表因果的……
通過聯想、間時復習來強化記憶,特別是利用口訣,比如學音標的時候,我們就將20個元音音標看成是一首五言絕句,28個輔音音標看成是一首七律古詩,讀來朗朗上口易學易記,學生學起來輕松愉快毫不費勁。
我們記憶的法則是給學生創造記憶的條件,將需要記憶的內容變得有節奏有規律,以五或七個字節為主,如“volleyball,volleyball是排球”“足球足球football”這兩種形式都行,或將英語單詞填入自己最喜愛最熟悉的歌曲里唱出來,只要你能開口說出來,我們就可以參照瘋狂英語的模式操練,將記憶內容練得滾瓜爛熟達到脫口而出。另外,參照魏書生的“神奇的一分鐘”模式,我們也多次嘗試,一般的課文對話學生都能在一分鐘內背誦出來,當然特別長的課文要給二、三分鐘,視實際情況而定。學生在操練時有興趣、有目標、有競爭對手,不受時間地點的影響,練起來非常帶勁。
三、情境教學關
詞匯的學習不是單一的詞匯學習,而是要通過閱讀文章、做練習題、聽英語磁帶、看英語錄像和電影等來擴大詞匯量,要根據教學需求,創設各種交際活動場景:生日派對、上課及課外活動、外貌描寫、場景描寫、看病、打電話等等,讓生活的情景再現于課堂,給學生以親切感,讓他們有話可說,讓他們在課堂上多一份輕松少一份焦慮。
1.讀,感,悟
英語學習講究語境,我們要在課文的具體語言環境中感知和認識生字詞,從而充分發揮學生整體感知事物的能力。決定一個詞真正意義的,不僅是詞義和語法規則,更主要的是其所處的語境——上下文。要寓識于讀,以識促讀,只有教會學生如何根據某一詞匯所處的語篇、語段,即根據其語篇線索、主題和語域,來理解其真正意義,才算是幫助他們真正的掌握了詞匯。要引導他們自主學習生詞,在讀中感悟,理解課文內容,促進識字記字,在閱讀中鞏固生詞。“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篇”,要寓識于讀,以識促讀,在課文的具體語言環境中感知和認出生字詞,從而充分發揮學生整體感知事物的能力。
背單詞時,不要孤立地背,要把它放在具體的語境中去,這樣既容易記憶又利于加深印象。課間飯后,幾個人用英語聊天,既可提高詞語運用水平,還可使自己的語言流暢地道。另一個環節是多做閱讀,這樣既可以熟悉單詞的用法,又可以培養一定的語感。
2.開火車
學生很喜歡做游戲,以“開火車”的形式來造句,將所學到的單詞放到句子里運用。
3.編故事
將幾個詞語放在一組,要求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編一個與課堂主題相關的小故事或短文,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討論,然后分組交流展示,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學習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剛開始學的時候學生總感到自己沒有太大的進步,甚至還有被動和艱苦感,但當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會出現連自己都可以明顯感覺到的“飛躍”和進步。這時他會感到學英語和用英語思考是非常自在、輕松、快樂的事情,從而使他步入了學英語的最佳狀態。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暨陽湖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