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當代中學生對非流行音樂極為排斥,加之特殊的年齡階段對“古代音樂”往往表現出冷漠與厭煩的情緒。在教學過程中,發揮教師的專業技能優勢,以生動有趣、簡單易學的舞蹈律動,使原本枯燥的學習內容變得容易接受,將學習困難縮小、淡化,甚至完全消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始終在輕松愉快、歡樂活潑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愉快課堂;愉快音樂;專業技能;興趣
當代中學生天天唱著“周杰倫”“S.H.E”,對非流行音樂極為排斥。如何讓他們積極主動的接受《華夏古韻》這一單元的教學內容,確保教學任務的完成呢?本單元需要學生聽、唱、演,要了解五千年的華夏文明,感受古韻之美。然而,古代音樂畢竟離我們的生活太遠,那古樸幽深的音韻,不是在短時間內就可以被接受和理解的。加之初中學生正處于從幼稚到半成熟的發展時期,逆反心理強,也是獨立性與依賴性,自覺性和幼稚性的錯綜復雜的時期。他們有強烈的“成人意識”“自我意識”。學生對“古代音樂”往往表現出冷漠或厭惡的情緒,教師若開門見山、直言不諱古代音樂是有如何的藝術魅力,必將激起這群特殊年齡段學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如果僅僅從理論上扭轉學生對某一事物的觀點,往往適得其反。那么如何讓他們對古代音樂產生興趣呢?音樂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說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這是把音樂的魅力傳遞給他們的必要條件。”課堂上學生能否集中注意力,專心聽老師講授,能否樂意地去接受新的知識,并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開展一系列的學習活動,自覺地完成學習任務,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上,我沒有急于直接給大家講解古代音樂的美,而是對大家說:“同學們,我們把自己的身體當作一件樂器,一起來做個游戲好嗎?”同學們一聽做游戲,勁頭十足。我接著說:“我們做擊打的游戲,你的雙手、肩膀、腹部、腿部都是一件件打擊樂器。首先讓我們分成四組,每組跟老師模仿一套打擊動作。”我把歌曲《陽關三疊》前四樂句的節奏編成四種不同的舞蹈律動,每組教一套。同學們做得很起勁,當他們把本組的動作練熟以后,我又用“接龍”的方式串了一遍,這樣學生們基本都能熟練地擊打本組的節奏,而且對其他組的節奏也比較熟悉了。這時候,請同學們把歌詞加到每組的節奏里,要求大家說歌詞的節奏。這樣一來,全班同學都學會了,接下來吹豎笛當然不在話下。當全班同學對古曲的旋律初步了解之后,我再次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將古典舞基本手位編成小組合教給學生,全班和著《陽關三疊》的歌曲原唱翩翩起舞,課堂氣氛活躍而有秩序。當要求大家演唱這首古曲時,大家興致勃勃的邊舞邊唱,沒有絲毫的厭煩。相反有同學說:“老師,沒想到‘出土文物’這么好聽啊!”華夏古國的音律就這樣潛移默化的植根到學生心中。
莎士比亞說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音樂教育要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貫穿到教學始終。心理學也指出,人的情緒和興趣,對人的認識活動有很大的影響,情緒高漲、精神愉悅,認知效果就好。愛因斯坦不也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嗎?所以,這節課我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舞蹈,以生動有趣、簡單易學的律動,使原本枯燥的學習內容變得容易接受,將學習困難縮小、淡化,直至完全消失,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整個單元的教學進行的順利流暢。在設計課堂教學時,遵循學生的年齡特點,有針對性的以游戲導趣,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寓學于樂。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多種方法、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真正起到教與學相輔的作用。通過實踐可以看出,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優勢,善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原則,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健全審美心理。音樂是一門很特殊的藝術,一方面它很抽象,一方面它卻又能深刻、細膩、準確地反映人的情感!教學實踐表明:發揮教師專業技能的優勢,激發興趣,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習;參與音樂實踐,往往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教師要以適當方式鼓勵、激發學生的參與欲、表現欲和成功欲。發揮教師自身專業技能的優勢設計愉快課堂;通過參與音樂實踐活動喚起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情感,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表現音樂。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教司.音樂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5).
[2]劉益民,程甫,劉耀中.心理學.科學出版社,2000(8).
[3]邵祖亮,等.中學音樂教學法.上海音樂出版社,1993(3).
[4]劉智強.音樂與人生.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7).
(作者單位 中國海洋大學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