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領域中的知識博大精深,學之不盡,應用甚廣。數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興趣,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么,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呢?
一、改變教學模式,增強課堂教學的趣昧性
如何誘發學生產生與學習內容、學習活動本身相聯系的直接學習興趣,使學生從新課開始就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是至關重要的。上課時讓學生說出三角形中兩個角的度數以后,我說第三個內角的度數,每次都猜對。學生驚奇之余,急切地想尋找其中的奧秘,就會積極投入新知識的學習當中去。
二、讓數學走向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活處處有數學,數學來自生活,高于生活。越是與生活有關的東西,拿到教學上來越能讓學生體會到所學知識的實用性,而越是有實用性的東西,越能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當教師看見水龍頭向外滴水的時候,我們可以與同學一同進行“環保”計算為課題,對一定范圍內居民浪費水資源的情況進行調查,并為學生列出數據,讓學生來計算一天、一星期、一個月該地區居民浪費水資源的具體噸數。并對擰緊水龍頭、已經使用過的生活用水再利用等節約能源的方式進行考量,看看在節水數據上,哪種方法的節水百分比最高,學生又如何證明他們的結論。如此一來,既利用生活問題提高了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又指導了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解決具體問題上。
傳統的數學教學,學習內容遠離兒童生活實際,學習方式重于教師傳授給學生數學知識,忽視了學習是學生的一種生命體驗過程,學生只是被動盛放知識的容器,毫無情趣可言。這種教學模式嚴重地挫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從而使許多學生從小就喪失了對數學的興趣,令人心痛。課堂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的體驗,學生才會對學習感興趣,才會主動積極、心情愉快地投入到學習中去,教學質量才能穩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