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美術新課標明確指出:“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孩子成為學習的主體。”那么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滲透自主性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釋放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在小學美術課堂中進行了一些嘗試與思考:
一、課前材料收集,開啟學生自主學習的心靈
美術課課前資料收集是一種直覺的、感性的、表現性的美術學習活動。它鼓勵學生親歷、親為、親感,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了學生,放手讓學生憑自己的生活觀察、發(fā)現、分析、創(chuàng)造,依靠視覺思維,獲得對事物的全面了解,并協調眼、腦、手等各種感官進行個性化的表現。學生在收集材料的過程中初步感受了學習美術的樂趣,為接下來的自主性學習開啟了智慧的大門,讓學生收集身邊的資料,就是要求學生用藝術的眼光,有目的地觀察身邊的實物,從而發(fā)現他們不同尋常的美,開啟學生藝術的心靈。如《禮物的外套》教學片斷:
師:課前,同學們也搜集了很多禮物的外套包裝,現在請每組同學拿出來一起探討一下,你的禮物包裝有什么特點?34LDbhDVX9kAo8fC70q0Y3oanVpUl7LrVwJLwTwXd9Q=
生:我的是木質的卡通豬禮物外套,外形活潑可愛,富有情趣,我很喜歡。
生:我的禮物是用樹葉、繩子、土粗布裝飾的,包裝的再利用,使禮物的外觀顯得古樸、優(yōu)雅,給人一種閑情逸致的感覺。
生:我的深淺不同的藍色、綠色禮物外套,給人感覺高貴、典雅、簡潔。
生:我的人物造型的喜糖和房屋造型的酒包裝:給人感覺喜慶、吉祥,想象力很豐富,顯示了商品的特點。
學生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禮物拿出來與同組同學一起探討、交流,不僅讓學生對禮物包裝的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讓學生感受包裝的魅力,而且讓他們學會用藝術的眼光去發(fā)現不同造型禮物外套的特點與美感,提高了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進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動手嘗試,釋放學生自主學習的心靈
毛澤東同志就形象地把方法比作橋和船,認為“不解決橋和船”的問題,過河就是一句空話,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記一通。機靈的推測,大膽的嘗試和迅速的發(fā)現,往往是創(chuàng)造性思維飛躍的結果。如在學習《禮物的外套》這一課時,每組桌子上有不同的包裝材料,有軟的透明的包裝紙,有包書的卡通紙,有亮閃閃的包裝紙,有卡紙,有泡沫紙,裝飾絲帶……這些材料中有的材料包扎成好看的外形,有的不太好折,有的可以剪切成各種有趣的造型,有的不太容易塑形,學生看著這么多各式各樣的工具,好奇心驅使他們馬上開始動手包裝禮盒,這時,你會發(fā)現有些學生很快地使禮物變得漂亮,有些學生卻試來試去,怎么也做不好,這時教師讓他們小組探究后得出,原來,軟的包裝紙,比較容易包扎,相對硬的包裝紙,要多用一些剪切的方法,同時,同學們在嘗試的探究中還發(fā)現了運用不一樣的材料包出來的禮物,給人的感覺也不同,表達的情意也不一樣,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熱情高漲,讓學生覺得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體會由自己發(fā)現的快樂。
三、課堂游戲.放飛學生自主想象的心靈
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情境,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通過創(chuàng)設適宜的課堂環(huán)境氛圍和特定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讓學生產生探究欲望,放飛學生想象的心靈。
如在學習《泡泡飛呀飛》這一課時,教師讓學生在室外吹泡泡,找一找泡泡的秘密,隨著泡泡的爆裂,教師結束游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的游戲情境中,觀察到了泡泡由小到大、聚散交融和色彩的變化,培養(yǎng)觀察能力,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主動性。讓學生思考你在吹泡泡時發(fā)現了什么?學生有了剛才的游戲觀察,感受到了泡泡的五彩繽紛,泡泡的外形是圓的,透過泡泡可以看到樓房,天空,美麗的景色等等,再探究怎樣留住泡泡美麗的樣子。學生討論研究得出:可以用水彩筆畫、用色紙來剪貼,用照相機來拍,還有的說用瓶蓋來印等等,在問題的啟發(fā)下學生的思維開闊了,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讓學生用泡泡來表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讓我們在生活中留住泡泡,學生在興趣的支配下,有的設計了泡泡型宇宙,有的設計了泡泡型花園,還有的設計了泡泡樂園……學生的作業(yè)想象力豐富,美麗的心靈隨著泡泡自由飛翔。
學生是個性的認識的主體,實踐的主體,自我發(fā)展的主體。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心靈得到自由地釋放,進行自主學習,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因此,在美術教學中,我們要根據美術教學內容,因地制宜地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善于思考,樂于學習,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