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訓練,培養學生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側重培養閱讀能力,并使學生獲得一定的自學能力,為繼續學習和運用英語切實打好基礎。新課標則為教師備課做了具體要求,它要求教師的備課目標必須既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又強調師生的雙邊活動。針對高中英語教學的備課,提出“四備”模式,即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及其具體實施措施。對于高中英語教學的備課,我們備課組的目標是:(1)達標;(2)在達標的基礎上優化。老師是每節課的設計者、組織者和參與者,也可以說,我們既是導演,又是演員。當臺下的觀眾臉上充滿喜悅時,我們的演技才算得到了認可,所以我們在充分備好課的同時,更要生動形象地講解出來,從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高中英語教學備課常見的兩種不良傾向
1.備課流于形式,只是同組教師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內坐在一起聊聊天,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理論與方法上的爭論。或是組長一人說幾點,大家隨聲附和幾句了事。這種傾向往往不能形成標準化的要求,形成類似“散沙”狀的授課狀態,對于高中的英語教學是有害的。
2.眾人一面,過分強調統一。如作業統一、授課方式統一等等。集體備課應在一定標準基礎上,更注重教師的個性化勞動。若簡單地實行拿來主義,機械地強調絕對統一,那么,經過集體備課后的教師,就不過是講臺上的一部簡單機械運動,從而抹殺了教師基本的創造性。作為備課組長,必須掌握備課火候,在二者之間尋求最佳優化點。
二、搞好備課,實踐“四線三課”模式
集體備課的“線”是教師個體參與校本教研的行為:學習一實踐一反思一創新,在螺旋式循環中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學校大多能根據教師的實際要求,組織系列“研培結合”的活動,采取請專家作講座、與教師座談、交流課改信息、經驗和體會、開展教師論壇、教育理論沙龍、課堂教學問題討論、教師與專家對話等多種形式的教師互動學習活動,為教師提供較充裕的學習條件,讓教師對自身的發展有較明確的認識,使教師能夠全方位、近距離地接觸在課改中涌現出來的典型教育新理念,提升自己的專業發展水平。三課則是:教師備課、觀摩課與課題研究。
三、教師集體備課做到“寫議改補記”
“寫”為集體備課提供了范式;“議”為教師同伴間的互學、互助、對話、交流、合作提供了平臺;“改”為集體討論理出主線;“補”為不同教師提出了不同要求,體現教師因材施教和個性風格;“記”實現每一課進行一反思。這種備課形式體現了“個體—集體—卟體”的方式,既有教師集體備課,又有教師的個體備課,有效做到了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其中議是五者中的核心?!皩憽⒆h、改、補、記’集體備課實現了共性與個性的有機統一。主要表現在:集體討論的針對性更強了,討論的氣氛更熱烈了。因為有先寫好的教案范式.討論的中心更集中,大家都有話可說了,不同的思想、觀念、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更易在討論中交流;機械簡單的教案書寫工作量減輕了,教師可以根據集體備課的意見,針對實際情況對教案進行必要的個性化修訂,突出創新。教師將更多的時間花在學習鉆研新課標新教材上,為業務學習贏得了時間,鉆研精神更強了。要在集體討論時提出個性化的建議,迫使教師事先要認真鉆研新課標,鉆研新教材,查閱資料,了解和分析學生。教學反思更及時了,每節課后,實驗教師都要對教學效果全面反思,找出成功與不足之處,提出改進意見,并撰寫教學后記。
四、在備好課的同時要加強學習,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
我們的課要想使學生樂意聽,我們自身要在學生心目中有地位。我們的學歷每時每刻都有必要提高,不然學生會瞧不起,比如中師畢業教高三學科,學生會很不樂意。學歷是一方面,你的教法是否引人人勝是關鍵。我們課上盡量做到獨具匠心,使學生大部分時間有新鮮感,體會到他們的老師真棒。因此,英語教師不僅要傳授本學科的知識,而且要不失時機地、有意識地傳授其他邊緣學科的淺顯知識,使一部分英語成績相對較差但其他學科成績較好的學生的積極性也能被調動起來。教無定法,所以每位高中英語教師都應該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對象,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期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課堂其精彩與否決定了本節課接收者的聽課狀態和聽課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思維方式,并對本節課能否明確學習內容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適應現代化的教學,一個合格的高中英語教師還必須具有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的能力。例如錄音機、幻燈機、電視機、錄像機、電腦多媒體的使用等等,這些電化教學的工具掌握運用的越多,就越能為英語教學提供更多的語言教學情景。真實的語言環境,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改革英語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是十分重要的。
總之,高中英語教師必須充分發揮大腦積極思維的作用,搞好備課。同時還必須進行大量自覺的、有意識的教學實踐,讓學生逐步形成技巧和好習慣,提高英語綜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