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教學思路、教學方法、教學技巧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中學體育中,廣泛開展游戲教學,可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與求知欲,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體育技能,順利完成教學目標。在此將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手段進行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中學教學;游戲;運用
游戲在我國的發展歷史悠久,伴隨著社會生活與生產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目前已在體育教學中廣泛應用。通過體育教學,有效促進學生熟練地掌握各種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但是體育訓練的重復性、枯燥性,往往使學生產生了厭倦感,如果能在教學中適當穿插各種活動性游戲,無論是在運動心理學、生理學還是教育學中,都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游戲與教材緊密結合
在體育課堂中,應用游戲教學方法,最終目標在于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因此,教師在選擇游戲時,應考慮與教材的密切關聯,以提高學習效率。通過游戲,促進學生把握教材中的一些動作技術,提高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另外,體育教學與教材的有機結合,也可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技能,并在游戲中不斷鞏固、提升。只有當學生對游戲有了深刻體會,才能更好地調動其積極性,完成活動技能訓練,提高教學效率。因此,在選擇教學游戲過程中,必須充分考慮內容、規則、實施等與教材的相結合,確保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
二、游戲選擇的針對性
游戲內容的選擇會對教學效果產生重要作用。注重游戲內容與教學任務相結合,應主要做到以下幾點:游戲在體育教學中,主要輔助完成教學任務與目標,為教學提供基本服務。例如,中學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提高學生技能與體能,因此選擇游戲應綜合考慮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影響,培養學生參與勞動和生活技能的重要能力,同時游戲的選擇主要在于輔助完成某項教育任務,例如,為了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應選擇一些具有限制性的游戲。
三、開展游戲的適時性
為了確保按時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式,很可能造成學生的疲倦感與枯燥感。因此,教師在編寫教案時,應適當加入一定數量的游戲CKhvyiOSuWgI9BwTFv4UCtUpVXyxwdIR8Lqnf/EnsVo=內容,讓學生通過游戲完成某一技術動作的訓練,保持新鮮感與積極性,活躍課堂氛圍。例如,在長跑訓練中,改變過去單純繞跑道練習的情況,而是讓學生通過“接力賽跑”“原地閉目跑”“音樂伴奏往返跑”“繞幾何圖追逐跑”等游戲形式加強練習。通過游戲,學生忘記了疲倦,在輕松、愉快中完成體育鍛煉。
四、發揮游戲的趣味性
趣味性作為游戲的基本特征,可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充分發揮游戲的生動性、多樣性及競爭性來調動學生的興趣點。主要做到以下幾方面:(1)實現游戲的快樂性、智力性、競爭性因素,滿足中學生的心理需要;(2)注重設計游戲動作的合理性,既要考慮到教學內容,也要注意動作的新穎、銜接及象征意義;(3)注重游戲情節與節奏。教學中應克服教學的枯燥性,例如在籃球運球游戲中,學生根據教師發出的口號進行運球,如哨聲、手勢等,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反應能力、集中了注意力,又可通過游戲開展實戰活動,再加上節奏的變化,更利于學生對動作要領的掌握。
五、注重思想教育和安全問題
體育游戲過程,實際上也是培養學生思想品德與道德情操的重要時機。體育項目自身具有一定的規則性與道德規范性,這就要求學生以高度責任感、集體意識、認真態度投入到每一個游戲項目中。在游戲中,能培養他們高尚的個人情操與集體榮譽感,做到“勝不驕、敗不餒”。在游戲過程中,規范學生的遵紀守法行為,按照規章制度指導行為,培養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集體主義精神。
另外,在體育游戲教學中,教師還應重視學生的安全問題。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在于促進身體素質及機體能力的有效提高。如果在游戲過程中發生意外,則失去了游戲教學的意義。因此,教師在設計游戲內容時,必須充分考慮其安全性,尤其在雨天,應盡量避開場地太滑或者凹凸不平的位置;對于游戲涉及的器械,需經過教師親自檢查與驗收,確保學生游戲過程中的人身安全。
參考文獻:
[1]陳婷婷,談體育教學中游戲教育的意義[J],體育師友,2009(4)。
[2]賀濤,淺談中學體育的主體性教學[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09(11)。
[3]余榮,淺談如何提升中學體育教學的水平[J],體育博覽:研究版,20i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