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電腦技術日新月異,人們對電腦知識的掌握也不斷提高,電腦培訓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學員電腦操作能力高,報名時間分散等特點,使我校電腦培訓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我們在培訓工作中不斷創新,采用新的方法來增強培訓效果,并在實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現總結如下,不對之處敬請指正。
一、以學員為中心,因材施教
由于多年習慣,我們以前都是采用中學計算機教學方法,但由于社會學員個體能力、已有基礎、學習時間等的多樣性及電腦學習風潮的過后,全日制學校那種教學方法越來越不能適應培訓工作,從而致使電腦培訓工作一度陷入困境。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迅速調整培訓思想,采用“師生一對一”、學習時間學員自定、隨到隨學的教學方式。學員到我校報名后,由自己確定學習的時間。我校日夜都有老師為學員講課和輔導電腦上機操作,還為學員們建立個人檔案,檔案記錄了哪個學員今天需要學習哪一節課程,這種教學方式確保了每個學員都能真正學會電腦課程。不過,學校卻感到很為難,有些學員領悟性較差,學習的時間就比較長,曾經有一名學員,學習一個課程,用了半年才完成,我們也只能“陪”了他半年。
此外,隨著人們對電腦認識的提高,學電腦早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許多中、老年人也加入學電腦的行列。而他們有的為了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或考得一本證書,有的想有一技之長,能在社會上有一立足之地,而有的只是因為對電腦有濃厚的興趣。不同的目的對電腦學習的內容要求則有所不同。所以,在學員報名時,我們先了解學員學電腦的目的和作用是什么,再針對學員的學習目的及已有的基礎,制訂出教學規劃,綜合組織教學內容。比如,有一位學員學習電腦主要是為了進行網上貿易,我們就制訂出這樣的教學內容:上網知識,簡單網頁制作,簡單圖片處理,網絡安全及網絡推廣。現在,她每月的網上貿易額達到幾萬元人民幣,并用她的親身經歷熱心幫助我們介紹學員。
二、以實用為中心。精講多練
成人學習電腦,主要是學會電腦的使用,從而為工作、生活服務。而學習時間的短期性及他們的電腦基礎,決定了不可能讓他們學習系統的理論知識。所以我們以操作經驗為指導,強化實戰技能,通過可以滿足企業需求和生活需要的項目和任務而展開整個教學過程。
1.低定位的入門性原則
恰當的定位是做好一件事情的重要前提。有的電腦教師或是為了展示電腦的博大精深,或是潛意識要展示自己的專業水準,或是主觀臆斷某個東西簡單得不值一提,而使培訓課程過于理論化與系統化。術語、名詞、參數、英文一大堆,給初學者一個大大的“下馬威”。這種教法是萬萬使不得的。正確的教法應該是:多教操作、少講理論;只講最基本的;避免深入展開;人人都用得上、當場就學得會的才講,否則回避或者干脆不提。須知:保持興趣、輕松入門,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2.任務驅動循環推進教學
在課程的編排上,我們把所有的教學內容分解到多個任務中。一節課完成一個任務,真實體現電腦技術工作生活中的作用。比如:講Word,我們就通過完成如通知、報表、科技小報、總結報告等進行教學,而講AutoCAD,我們先到與我們有合作關系的企業,找一些圖紙,通過實際的操作,好多學員結業后被這些企業挖走。而在任務上的編排上,注意后面的任務要能體現前面所學內容。這樣即學習新的內容,又復習和熟練前面的內容,提高操作的熟練程度。在每節課后,我們還制訂出相應的作業供學員練習,使學員做到熟能生巧、舉一反三,從而掌握重點技術的應用.進而完成更大的項目。
3.團隊合作、技術研討
隨著電腦和互聯網日漸普及,電腦初級班很少辦了,電腦課程主要是計算機組裝與維修、辦公軟件操作、平面設計、圖紙設計、網頁設計、程序設計等針對中、高級學員而設計的課程。而這些操作在實際工作中,很多都不是一個人完成的。另外,大家都知道一個道理:教別人一遍,能讓自己更深的理解、掌握所教內容。所以,在教學中,我們特別強調學員的團隊合作能力。通過教師和學員一起對重點技術、綜合應用、技術發展趨勢的深入講解和討論來幫助學員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通過學員之間的互相教學和討論,更好地靈活運用所學內容。比如在學習ASP網頁制作時,我們鼓勵幾名學員一起完成一個網站的建設,并進行分工協作:有的寫數據庫接口,有的制作首頁,有的寫后臺程序,有的頁面調用等等,然后分別介紹自己的思路和方法,這樣通過技術討論、實際操作等手段,合作完成一個實驗、任務和項目內容,從而提高學員結業后的實際應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