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變化發展的過程。在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的過程中,隨時可能發生錯誤的學情信息,80%的教師害怕學生出錯誤,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工作中,許多教師已經飽嘗了學生犯錯誤之苦,而且這個煩惱始終困擾著教師。作為教師,當面對學生的學習錯誤時,是立即否定、責難、打壓,還是對學生的錯誤表示理解?并真誠地幫助學生“吃一塹長一智”,讓錯誤成為學生成長的契機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來分析:
一、教師對待學生錯誤的誤區及不良影響
教師面對學生的學習錯誤,態度粗暴甚至挖苦,耐心不夠,糾錯方法為機械訓練,這樣對學生將造成不良影響。誤區所造成的不良影響可以從兩方面來分析。
(一)從學生心理角度來分析
成績好的學生,對學習中的錯誤很敏感,稍有閃失便懊惱不已,擔心自己在教師的心目中的地位跌落下來;成績中等的學生。既怕出錯,又希望出錯后得到教師的關注,結果是受批評多而得到關注少;成績不好的學生,怕因學習出錯而招致教師的批評和挖苦。
(二)從學生自身成長規律來分析
1.犯錯誤是個體積累解決問題經驗的過程,如果他害怕犯錯誤,就不敢去嘗試,那么就喪失了積累解決問題經驗的一個機會。所以一個懼怕失敗,懼怕犯錯誤的人,他得成長肯定會受挫折的。
2.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的思維方式、認知方式和學習方式存在著差異,學生的各種不同觀念事實上不應該都絕對地被看成是“錯誤觀念”。雖然學生產生的答案和標準答案不一致,但是這個答案電許并不是絕對錯誤的。
二、錯誤對成長的價值
(一)善用學習錯誤拓展學生的知識
學生所出現的學習錯誤中,通常有這樣一種情況,答案整體上是錯的,但是其中又有正確的部分;答案本身并沒有錯誤,但是它并不符合問題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教師引導得當,可以將這些錯誤回答中的正確部分進一步拓展,成為學生知識的生長點。
(二)善用學生錯誤可以提高學生的能力
1.善用學習錯誤可以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
2.善用學習錯誤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3.善用學習錯誤可以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
(三)善用學習錯誤可以培養學生情感態度
1.善用學習錯誤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出現學習錯誤之后,通過引導學生將自己的錯誤與正確結果進行對比,能夠讓學生產生疑惑,進而主動去發現其隱含的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善用學習錯誤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心理學家在研究創造性人格的時候,卻無一例外地提到一個特征,即對錯誤的容忍,敢于冒風險,敢于承擔風險。作為教師,教會學生正視錯誤,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人格。
三、教師面對學生錯誤所采取的解決策略
(一)采用變式練習,提高知識遷移能力
教學生的時候,不應該只用一種標準的方式,應該有一些變式練習,變式練習可以避免學生思維的僵化,提高了知識遷移的能力,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無謂的錯誤。
(二)引發認知沖突,促進學生交流討論
不要因為學生結果錯誤了,就簡單地給予批評或不予理睬,要向學生說明你是怎么想的,怎么得到這個答案的,為什么會這樣想。當學生出現了錯誤后,要引導他們暴露自己的思考過程,暴露他的想法,并且要引導他們的交流和討論,在這種碰撞中,就可以生發出有創造性的成果來。
(三)記錄“錯誤病歷”,徹底診治自己的錯誤
老師困惑學生經常犯同樣的錯誤,學生記錄后對知識形成一個有聯系的系統。不只是光改錯,要在筆記本上分析為什么會犯錯誤,我如果注意到什么就不犯錯誤,我在思考步驟上到底什么地方方向出現了偏差,走人了歧途。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一個教師能不能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個教師在教學中是否具有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否承認學生在認知上的差異并且尊重這種認知差異。教學過程應該是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傳統地帶著知識走向學生。錯誤只有被理解,被認識后才能體現它的價值,也只有這時“失敗才會是成功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