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是四項語言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更是語言能力的重要表現形式。而書面表達是最能真實全面地反映學生的英語基礎和綜合能力的題型,是檢驗學生書面交際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然而,現在的高中學生書面表達能力總體來說還比較薄弱,究其原因,一是學生寫作練習的時間少;二是不少老師都抱有依賴和僥幸心理,以為寫作訓練到高三突擊一下就可以了;三是對學生缺乏系統的寫作知識的指導。這些原因造成了高中學生以下幾種后果:不想寫作,懼怕寫作;忽視審題,忽略格式;漢語傾向,生硬翻譯;盲目落筆,倉促成文。
現在我們的新課程標準對英語寫作的要求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要求學生在寫作時要注意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和單詞的正確拼寫。(2)要求學生在英語寫作中遵循英語國家的文化習慣和交際準則。(3)要求學生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態度。(4)要求學生通用不同的語匯、句子、語體及文體進行表達。(5)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同時逐步提高和適應高考對考生英語寫作能力的要求。
如何培養和提高高中學生的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已成為廣大師生所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本人在十多年的英語教學工作中,通過自己不斷地摸索,結合學生的實際,總結出了一些粗淺看法,其具體做法是:
一、注重基礎,循序漸進,培養能力
英語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必須由淺入深、由簡到難,一環扣一環進行訓練。因此,我在平時教學工作中有計劃、有目的地采取以下措施:
1.課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基本的寫作技能和技巧。講課文的時候,我打破傳統的一句一句翻譯的方法,首先從全局出發,教會學生宏觀上把握課文,包括課文謀篇布局的特點、段落過渡、層次結構和句子銜接等,幫助學生分析、掌握并正確運用各種文體的寫作方法和具體的構思技巧。
2.認真處理課后漢譯英練習。在講評的時候,給學生講清楚方法以及要注意的問題,引導學生用英語語言的思維方式來翻譯句子。
3.學習每個單元后,我都注意把學過的句型、詞匯改成短句,讓學生翻譯。這不僅鞏固了基礎知識,還為以后的英語寫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4.鼓勵學生多背范文、佳句。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只讀幾篇精讀課文是不行的。多背一些符合自己水平的英語文章,可以幫助學生消化和吸收已學過的知識,還可以了解和熟悉英語國家的文化習俗,增強英語語感,這樣對于寫出地道的英語語言是很有幫助的。我常常規定學生背誦若干基本篇目,體裁多樣化,遵循“由少到多,由短到長,由易到難”的原則。通過實踐,學生不僅養成了良好的語感,還練就了快速閱讀和理解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中,注重指導學生對過渡詞、關聯詞的應用
關聯詞和過渡語是聯系文章的紐帶,恰當使用它們可以讓文章緊湊、條理清楚、文字連貫流暢,且更具有說服力。我主要從兩個方面對學生加以指導。
1.印發了常用關聯詞供學生背誦。如表示遞進關系的:besides,what’s more,worse still;表示因果關系的:because,thanks to;表示總結的詞:in short,in a word等等。
2.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范文,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過渡詞的使用給文章帶來的亮色。
三、重視對學生書面表達的講評
對學生的書面表達,我總是很及時的講評,并做到兩點:
1.講評—檢測—再講評。對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短語搭配不當、習語錯用等較嚴重的錯誤,我都要在班上講評,而且要舉例子,講清楚,講透徹,最后再讓學生練習和鞏固。
2.對好作文及時表揚。我經常讓寫得優秀的同學在班上朗讀自己的習作,有時還會把優秀的習作張貼出去,為學生間的交流創造平臺。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人的寫作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出來的,必須從每一個環節抓起,平時多積累,進行各種形式的練習,堅持不懈,熟能生巧,才能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達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作者單位 湖南省衡陽縣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