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危險走開》是泰山出版社《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安全地成長”中的第二課。本課的設計思路主要有兩個層面,一是讓懂得安全小常識,掌握最基本的安全常識;二是學會自救自護,得到能力的鍛煉和提高。下面我就結合教學過程談一談我對新課改的點滴認識。
一、靈活運用教學方法,讓課堂生動起來
在此節課中,我運用了多種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組織學生在小組內合作交流,舉辦安全知識競賽,進行模擬表演,組織學生開展辯論賽,師生共同唱歌等。從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新課程同樣需要講授
教學是一個雙邊活動,教師的教是不可缺少的,一味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而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也是片面的。尤其是低年級的小學生,他們的知識儲備少,辨別是非的能力差,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也差。在這種情況下,把課堂全部交給學ZqgsBV8A5im0TizY0f2AH5NCNeYbXX77fIYCuv4PH+E=生,讓他們自己合作探究或利用一些影響資料來代替老師的講解是不合理的。我們應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提高駕馭課堂的能力,在精講中提高課堂效率。
三、巧設提問,能為新授課添彩
有的老師認為提問是新課改的絆腳石,而我認為有效地提問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但前提是老師必須要精心設計提問,問題的提出不僅要體現出知識的重點,而且要與學生的情感有機結合。我在此節課中組織學生進行了安全知識競賽,其實就是提問的一種形式,學生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很感興趣,在競爭的氛圍中進一步掌握了安全常識,效果很好。
四、新課程應注重情境的創設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為學生創設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在這樣的親身感受和感悟,情境的設置一般是生活場景的再現來完成的,讓學生以具體的角色進入到情境中,不僅會活躍課堂氣氛,還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五、品德課教學應從生活入手
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教學內容要緊緊圍繞學生身邊經常發生的活動展開。在很多時候,我們都要舉一些現實生活中的例子來充實課堂。在這節課中,我所舉的例子都是和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所以學生比較感興趣,這樣就提高了課堂效率。
六、設計開放性的作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有的老師認為新課改了就不能布置作業了。而我不這樣認為,我們可以布置一些開放性的作業:讓學生搜集資料,開展社會調查,辦手抄報,進行獻愛心活動等等。這些內容既與教材相聯系,學生的生活相結合,使學生有了自由馳騁的空間,能在實踐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作者單位 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房村鎮董白塔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