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同一節語言活動讓不同的教師來執教,效果會大相徑庭,有些人會演繹得很精彩,有些人會上得很平淡,這樣的現象在一課多研中,教學比賽中都不難見到,當然決定一節語言活動平淡還是精彩的原因很多很多,但情感激發在一節語言活動中的作用絕不可忽視,因為無論是一個故事、一篇散文還是一首兒歌,無不寄托著作者一定的思想和情感,語言活動的最佳境界莫過于幼兒的情感和作品的情感產生共鳴;語言活動中如何激發幼兒的情感是一個非常值得教師們探究的問題。
關鍵詞:語言;幼兒園;情感
一、通過營造氛圍進行情感激發
人的情緒會受環境和氣氛的影響,對年幼兒童更是如此。在組織詩歌《五星紅旗我愛你》的教學時,我深刻地體會到了這一點。這首詩歌的原文是這樣的:
五星紅旗我愛你,五顆星星照大地。
我愿變成小白云,飄上藍天擁抱你。
五星紅旗我愛你。五顆星星照大地。
我愿變成小白鴿,飛上藍天擁抱你。
五星紅旗我愛你。五顆星星照大地。
我愿變成小旗手,讓你飄揚在祖國的藍天里。
該首詩歌作者站在孩子的角度,以孩子的口吻表達了對五星紅旗的熱愛,詩歌不長,結構簡單,重復也多,所以我把情感激發作為此次教學活動的重點,即:如何激發幼兒對五星紅旗的熱愛之情。在組織該活動時,我從創設氛圍營造氣氛下手,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活動的一開始我給孩子們播放了一段天安門升旗視頻,讓孩子們感受一下升旗時的莊嚴氣氛,隨后我引導孩子們思考:畫面里都有誰?在干什么?參加升旗的人們表情和動作是怎么樣的?他們的表情為什么那么莊重嚴肅呢?你看完這段視頻后心情是怎樣的?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就被激發,許多孩子都用“激動”表達了自己的心情。
二、通過表演角色進行情感激發
《鵝大哥出門》是大班的一節語言活動課,故事的原文是這樣的:
鵝大哥一搖一擺地走出門去。走到池塘邊,看見自己的倒影,心里樂滋滋地說:“瞧我多美麗!紅紅的帽子,雪白的羽毛,誰也比不上!”
鵝大哥真神氣,大步往前走,看見一群小雞,它大聲嚷嚷:“讓開!讓開!你們這些小東西。”看見一群小鴨,鵝大哥又大聲嚷嚷:“走開!走開!你們這些小不點兒。”
它越來越神氣,把胸脯挺得直直的,腦袋抬得高高的,眼睛望著天,連前面有個大泥坑也沒看見。“撲通”一聲,掉進了泥坑里,大白鵝就變成了大黑鵝。這下子它可就不神氣了。
這則故事充滿諷刺意味,語言富有特色,特別是“大白鵝”的形象被塑造刻畫得非常生動鮮明。分析教材后我認為該作品的語言動作性強,非常適合幼兒表演,教師可以通過讓幼兒表演故事中的角色來體會角色的情感,進而懂得不能驕傲、不欺負弱小的道理。因此在開展這節語言活動時,我首先分段講述故事,并在每一段講完時鼓勵幼兒表演段落中的關鍵詞和句子。幼兒在表演這些關鍵詞和句子的過程中,理解了這些詞和句子的意思,對故事中的角色情感有了初步的體驗,同時在表演的過程中幼兒的學習激情被充分地調動起來。接著我完整地講述故事,并讓幼兒隨著我的講述集體表演。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孩子隨著我的講述,既扮演大白鵝又扮演小雞、小鴨,既感受到了大白鵝的驕傲情緒又體會到小雞、小鴨的被欺負后的可憐情緒,一方面對故事的情節和情感有了整體的把握,另一方面幼兒在完整的角色體驗中情感得到了釋放。最后我讓幼兒分角色表演故事,這時候大部分幼兒輪流充當著觀眾的角色,他們由剛才的“動”轉為現在的“靜”,課堂節奏由“放”到“收”張弛有度,同時有了前面兩個環節的鋪墊,幼兒在這個環節表演得更生動自如,他們夸張地再現了故事里的人物,引得“觀眾”們屏住呼吸、睜大眼睛、認真觀看,自然而然孩子們對大白鵝的言行產生了反感,對小雞、小鴨的遭遇產生了同情。所以表演結束時當孩子們看到“大白鵝”掉進“泥坑”時,他們高興地歡呼大笑,喜惡情感井噴而出,即便分組表演多次后孩子們情緒依然高漲,情感激發水到渠成,酣暢淋漓。
三、通過再現情景進行情感激發
《神奇的字》是柯巖創作的一首非常優秀的詩歌作品,廣為大家熟知。
詩歌篇幅較長,整首詩用平時流暢的語言,描述了一些需要使用禮貌用語的特定場合,讓幼兒感受到禮貌用語的“神奇”力量。有兩位老師在開展這節詩歌教學時均設置了這樣的目標:學會在特定的場合恰當地運用禮貌用語,感受禮貌用語的神奇,但是由于采用了不同的引導方法,活動氣氛和效果大相徑庭。
教師一的方法:制作了精美的課件再現詩歌的所有情節,然后引導幼兒圍繞課件交流討論,接著再分段學習詩歌。
教師二的方法:用DV記錄下班級的孩子在盥洗室、在大街上與別人發生的沖突,然后請孩子說說短片中發生了什么事,怎么辦,再在期間穿插詩歌欣賞與討論。
觀察中我們發現教師二的方法更有效,孩子們交流討論的熱情更高,活動的氣氛更好。同樣用了課件,效果差別很大。教師一的課件再現的是詩歌內容,孩子們的思維被局限于詩歌內容無法拓展,教師的切入點是“詩歌”;教師二的課件內容取自幼兒的真實生活,再現的是幼兒的生活經驗(但是反映詩歌的主題和精神),教師的切入點是“運用”,幼兒對這樣的經驗非常熟悉,因此話題被打開,討論也就更積極。由此我們得到啟發:開展語言教學時教師如果能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的學習熱情會更高,情感激發自然也就更容易。
(作者單位 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