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寫作在英語教學中占有不可忽視的位置。英語課程標準對初中生的英語寫作能力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即能根據寫作要求收集、準備素材,能獨立起草短文、短信等,并在教師指導下進行修改;能使用常見的連接詞表示順序和邏輯關系;能簡單描述人物或事件,能根據簡單的圖示或表格寫出簡單的段落或操作說明,這就要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地指導學生進行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指導學生進行寫作練習。
一、打好基礎,循序漸進
英語寫作需要堅實的語言基礎,這個基礎就是單詞、短語、句型及語法知識的合理組合能力。寫作能力培養與提高必須由淺入深,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地進行。
1.加強單詞、詞匯、語法、句型的訓練,培養語句表達能力
句子是文章的基礎單位,單詞和詞組又是組合成句子的基礎要素,語法更是詞匯聯系的紐帶。一定要抓住這些基礎因素,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2.動詞及動詞詞組是構成句子的核心和靈魂
一句話里面沒有動詞就很難把意思準確地表達出來。因此,平時訓練就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就要注意分析詞義,避免用詞不當。
3.在詞匯的教學基礎上注意基礎句型的訓練
重點是讓學生懂得慣用法,五種簡單句型,再抓好陳述句和一般疑問句的訓練,在此基礎上練習特殊疑問句、反意疑問句、感嘆句和祈使句。
二、圍繞“話題”模擬寫作
牛津初中英語按照任務型教學的原則設計語言實踐活動,每個單元都圍繞一個話題,讓學生通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和探究等方式,學習和使用英語,完成學習任務。課文體裁廣泛,涉及面廣,學好課文打牢基礎,進行寫作也就水到渠成。因此,教材是提高寫作能力的根本,新教材在編排過程中,對同一題材的內容進行由淺入深的反復呈現。
例如牛津英語8B中Module2,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根據 A Charity show,International charities,A Charity walk中的重點句型及表達方式,結合學生自己的生活實際,讓他們寫一些簡短的書面表達。這樣既可以鞏固課文知識,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有助于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考慮問題的習慣,同時又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培養寫作能力,四個關鍵點需注意
1.認真審題,明確要求
準確理解題意是成功寫好文章的關鍵一關,首先應從所給材料出發,看懂題意,通過材料中展示的人物、地點、時間及提示性詞語和圖形加以思考,并形成一些連貫的語句,在頭腦中充分醞釀,打好腹稿,切忌盲目動筆。
2.理清思路,寫出初稿
明確了主題之后,根據寫作要求確定要點,并將要點逐一列出,以防遺漏,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從哪些方面寫,用什么樣的具體事例來展開主題,如何發展段落等,這些都要仔細考慮。切忌東拉西扯,像流水賬。
3.組織文章,揚長避短
書面表達不是翻譯,可以有較大的靈活性。一個要點可能會有各種不同的表達方法,只要表達正確得體,哪一種方法都可以,寫作時一定要用自己最有把握的表達方法去表述。盡量使用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詞語及句式,以減少錯誤,提高書面語言的正確率,將要點進行巧妙的結合,使之成為既符合要求,又行文流暢的短文。
4.反復修改,認真檢查
文章完成后,要認真檢查,反復修改,看看時態、語態、主謂是否一致以及人稱、大小寫、標點符號等有沒有問題,是否有詞不達意、邏輯混亂、表達方式不合乎英語習慣等方面的失誤。
四、口頭筆頭有機結合,提高英語寫作能力
古人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者應盡可能地圍繞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口頭回答訓練。特別是學習Reading和speak up部分時一定要讓學生背誦,培養他們開口的習慣,并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去復述學過的內容,隨著知識的積累,讓學生對一些文章用自己的觀點或見解進行討論。平時教師訓練書面表達時,要根據不同體裁有針對性地訓練,對記敘性文章,教師可提供一些中心詞匯,讓學生試著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復述。
(作者單位 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魯垛鎮中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