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健康教育活動主要通過健康教學活動、日常生活的健康指導與健康實踐來體現。多媒體技術集聲、光、圖、像于一體,對教學能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把多媒體技術融入到幼兒園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具有形象化和趣味性的特征,能充分調動幼兒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技術在健康教學活動中的運用
健康教學活動是幼兒健康教育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通常是圍繞某一個主題而開展的,這些健康主題主要涉及幼兒的衛生教育、生活教育、安全教育、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等方面。有些健康教育內容有一定的抽象性,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我們通過投影、電腦、動畫等多媒體技術,使健康內容淺顯易懂。
如:在“預防甲型H1N1流感”活動中,光靠老師抽象的言語很難讓幼兒理解甲流的知識,教學效果難以保障,而網絡上這方面的資源是比較豐富的,我通過搜索,讓幼兒在線觀看了網絡上的預防甲流的宣傳片。在精彩的動畫片里,孩子們十分感興趣,同時還較好地掌握了相關預防甲流的知識:“勤洗手”“勤開窗”“不去人多的地方”“吃煮熟的食物”等,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這樣就使幼兒很難掌握的內容,通過電教媒體清晰明了地再現,幼兒輕而易舉地獲得了相應的知識。
又如:我園是以健康教育為特色,而我們中班又是以呼啦圈活動為特色,當大部分幼兒能熟練轉動呼啦圈時,幼兒就很容易出現倦怠情緒,這個時候我們老師就可以適當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活動過程更加生動、形象,還可以巧妙地突破重點、難點,而且可以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在網上下載了花樣轉、玩呼啦圈的視頻和圖片,讓幼兒觀看,他們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發出嘖嘖的贊嘆聲。在形象、豐富的畫面中,動感的音樂中,孩子們學習興趣高漲,愿意主動地學習。在后來轉呼啦圈的活動中,孩子們顯得特別活躍,他們不斷地嘗試轉呼啦圈的不同方法,有的嘗試在腿上轉、反方向轉等等,我順應孩子的需求隨機改變了教育目標,并以多媒體技術為輔助,充分調動起了孩子們對呼啦圈的興趣。幼兒在多種途徑、多層次的信息感知中拓展了思路,激活了運動細胞,并在活動中能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二、多媒體技術在日常生活的健康指導和健康實踐中的運用
1.運用多媒體技術建立幼兒健康行為
健康教學活動雖然很重要,但是幼兒健康意識和健康行為的獲得與形成需要一個漫長、漸進的過程,僅僅靠一兩次的教學活動是無法實現的。以建立常規的方式來指導幼兒的行為,即向幼兒提出必要的健康、安全方面的要求,如:飯前便后要洗手,不撿地上的食物吃,不在盥洗間里、樓梯處追逐打鬧,離園時要和老師打招呼等。而運用錄像、投影等電教手段發揮各自優勢,可以喚起幼兒對經驗的回憶,再現所經歷的過程,特別是與之相伴的情感體驗,促使健康行為的形成。
例如:進入秋冬季節后,天氣逐漸轉冷,很多幼兒洗手草草了事,即使用語言提醒也不見起色。見此情況,我用照相機把幼兒正確的洗手方法拍下來,讓大家進行討論,督促幼兒建立良好的洗手習慣,把這些照片放在盥洗間顯眼處,幼兒洗手的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幼兒的特點是好模仿,可在范例、榜樣的作用下,通過大量的行為練習,幫助其健康行為的形成。電教手段中的投影、錄像等電教媒體的有機結合可以加速健康行為的形成。
2.利用網絡技術構建家園健康橋梁
幼兒在幼兒園所習得和形成的健康行為如果在家也能經常性、持續性地強化與實踐,則有助于幼兒建立比較穩固的健康行為。盡管平時我們在“家長園地”“溫馨提示”發布了有關健康方面的內容,但是班級里有很多年輕的爸爸媽媽因為工作的原因,不能親自到幼兒園接送孩子,也就無法得到這方面的信息。于是,我根據年輕家長經常上網的情況,利用班級網頁、家校路路通、班級QQ群,將近期有關的健康教育內容告訴給家長,受到了年輕家長的歡迎。例如:在組織“小豬減肥記”活動之后,我把此活動的課件放到了班級網頁上與大家共享,然后還發布了“健康飲食”的帖子,并在QQ群和家長討論,家長紛紛表示首先要以身作則,多吃健康食品,少吃垃圾食品,并在家中對幼兒適宜的行為進行表揚和鼓勵,以強化幼兒的健康行為。
適時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夠將幼兒園健康教育中的一些內容具體直觀、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具體到抽象地再現出來,有助于激發幼兒對人體的探索興趣,增強其積極的情感體驗,養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習慣。但是,多媒體技術畢竟是一種輔助的手段,教師不應將主要精力放在生動活潑的動畫設計、制作上,在運用多媒體技術時要有清醒的認識,對其運用的目的及幼兒園教學整合的過程要有理性的思考。
參考文獻:
[1]周榕.多媒體技術在幼兒園教學中的運用.學前教育研究,2007(6).
[2]譚曉梅.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對幼兒進行健康教育.教育網.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白鹿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