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教學作為初中的一門重要課程,教師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基礎的英語知識,更要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這也是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所在。從改進教學形式、培養學生語感、適當運用多媒體手段以及改進評價等方面對提高英語教學有效性進行研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研究
隨著英語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英語教學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突破,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首要保證。所以“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成為目前英語教學研究的熱點。下面結合本人多年英語教學的體會,提出個人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一、改進教學組織形式,多讓學生討論、爭辯
疑惑始終存在于學生的學習過程中,但這些疑惑是老師主動告訴學生,還是讓學生自己思考,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遇到問題老師就直接給學生說答案,學生只會被動地接受,不愿意自己再去動腦,相反如果給學生留出空間,讓其自己獨立思考,做解疑的主人,其自主學習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同時還啟發了學生的智慧,使其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在學生作業中出現了這樣一個病句“there is a few bread on the table”,這個句子的正確改法是把“a few”換成“a little”,因為bread是不可數名詞,要用“a little”來修飾。我沒有告訴學生如何改動,而是讓他們自己討論怎么修改,學生們立即展開了討論,踴躍發言,有的說是把is改成are,因為是一些面包;有的說把a few換成a lot of,因為a lot of既可以修飾可數名詞,也可以修飾不可數名詞;有的學生說把a few換成a little,因為bread是不可數名詞,要用a little修飾;還有的說在bread的前面加上數量詞,等等。一個小問題竟然激發出學生如此多的知識鏈接,學生在討論、爭辯中記憶也更為牢固。所以說,多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爭辯,可以很好地發展其思維能力,有效促進其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語感,提高英語學習能力
作為語言教學,英語同語文一樣,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感,這就需要加大學生的閱讀量,并要求他們對短語、經典用語、常用語反復誦讀,以此擴充詞匯,培養英語語感。久而久之,學生隨著詞匯量的增多,知識面也相對擴大,增強了學習英語的自信。教師還要讓學生明白英語能力的高低不僅僅在于能否聽懂別人講話,而在于能否講出來,并讓別人聽懂。因此,教師在講解習題的時候,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形式,讓組內學習較好的學生為其他組員進行講解,然后再讓學習較差的學生給老師講解,教師再對學生的講解給予適當的補充與指導,實實在在地提高每一位學生的學習質量。
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個體差異性容易形成兩極分化的現象,加之英語語言環境的缺乏,給英語教師提出了更大的挑戰,所以英語教師一定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與辛勞,從心底給予學生關愛與呵護,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也讓自己變得充實與快樂。比如我們班里有一位學生在作文中寫道:“I don’t like En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