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已至,寒意日濃,又到了孩子最容易患病,而家長最擔心最焦慮的時候。“每次孩子有病都及時上醫院治療,可為什么越治免疫力越差?”相信很多家長心中都有這樣一個“不解之謎”,而這個謎的答案相信很多家長也難以接受——孩子常生病正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病太重視,對孩子的治療太及時。
現代醫學告訴我們,人的免疫分為先天免疫和后天免疫。先天免疫是人生來就有的,比如皮膚黏膜、淋巴、正常體液中的一些非特異性殺菌物質等,而后天免疫卻需要通過感染疾病才能獲得。正所謂“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這次與病毒細菌的狹路相逢,就沒有下次仇人相遇時的技高一籌,所以,換個角度,孩子偶爾感冒發燒是個好事,它讓孩子的免疫系統對病毒細菌有了記憶,讓孩子的免疫力“在戰斗中茁壯成長”。
話雖這樣說,可很多家長一看到孩子有個頭疼腦熱,就看不得孩子遭罪,恨不得這病馬上就好。沈陽有一家治療兒童疾病非常出名的醫院,每天人滿為患,而家長們愿意選擇這里的理由是“好得快,家長放心”,而一些了解內情的人卻很少帶孩子來這里治病,原因是“用的藥太狠,怕以后用一般的藥不好使”。原來,這家醫院給孩子用的都是頂級的抗生素,孩子的病雖然好得快,但自身免疫系統根本沒有得到鍛煉,下次遇到病毒細菌,照樣是束手無策,還得依靠外來的援軍。一來二去,用的藥越來越好,孩子的身體卻越來越弱,如此治病,不越治越愛生病才怪!
有個現象可能大家都有同感,就是農村的孩子生病少,城里打工者的孩子生病少,而家庭條件優越的孩子卻像溫室里的花朵,禁不起一點風吹雨打。近年來,教育界開始倡導放養的教育方法,主張讓孩子到更大的環境里發展,給予孩子廣泛的自由,減少家庭,學校,社會對其的約束,實際上,鍛煉孩子的免疫力又何嘗不是如此,一位兒科專家在做科普節目時曾語重心長地對家長們說:我相信,一個在大自然中玩泥巴的孩子,身體素質要遠遠好于在家里玩高檔玩具的孩子。
人是自然之子。新鮮的空氣、芬芳的泥土、搖曳在風中的草木、花朵,實際上就是自然饋贈給我們的最好的禮物。讓孩子多多感受這自然的氣息,在風中自由的奔跑、茁壯地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