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兒出生!看到這樣的數據,準媽媽們不免有些擔心。那么,產前如何排查胎兒畸形?現在就讓專家為我們支招。
預防比治病更重要
有關專家指出,我國是出生缺陷高發國家之一,每年有80萬—120萬名出生缺陷兒,平均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兒出生。其中,除20%—30%患兒經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獲得較好生活質量外,30%—40%患兒在出生后死亡,約40%將成為終生殘疾。沈陽醫學院奉天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施鵬強調,減少出生缺陷,預防比治病更重要。
出生缺陷(先天性殘疾)也稱為先天異常、先天畸形,是指嬰兒在出生前就存在的外形或體內結構或功能上的異常,以先天性心臟病、神經管畸形、唇腭裂、先天愚型居多。所有的準父母都想孕育一個健康的寶寶,因此產前檢查也是不可或缺的。通過B超、磁共振、絨毛檢查及其他一些方法,了解和監測胎兒生長發育情況,減少畸形兒和缺陷兒的出生。
產前檢查手段一覽
施醫生指出,為了有效預防新生兒出生缺陷,以下的孕前和產前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1.孕前檢查:優生四項、支原體衣原體抗體檢查、夫妻血型、乙肝六項。
2.孕中檢查:①妊娠40~50天:超聲篩查。檢查胚胎是否存活、是否宮外孕。②妊娠15周~20周:唐氏篩查。檢查胎兒是否有唐氏綜合征。施醫生表示,單純以孕婦的年齡為唐氏綜合征高危與否的判斷依據,認為孕婦年齡越大風險越高,這并不科學。目前不少醫院產檢得出的唐氏綜合征的假陽性率比較高,孕婦除唐氏篩查外,最好再進行彩超檢查,建議在兩家醫院進行彩超檢查,這樣對比性篩查可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③妊娠24周:超聲篩查。檢查胎兒有無畸形、臟器是否缺失、染色體是否異常、是否有先天性心臟病。④妊娠28周~30周:超聲篩查。檢查胎位及胎兒腦部神經和腦積水情況。⑤妊娠39周~40周:超聲篩查。檢查胎盤和羊水狀況。⑥孕中晚期進行艾滋病、梅毒、丙肝以及心電圖、血常規、尿常規檢查。
高危人群更要加強產前診斷
施醫生強調,高危人群誕育缺陷新生兒的概率較高,尤需注重加強產前診斷。“高危人群包括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近親結婚的夫婦;有3次以上自然流產、死產、死胎病史的孕婦;夫婦任何一方的家庭成員中有遺傳性疾病的病史;夫婦一方患有先天性代謝性疾病,或染色體異常;已生過遺傳病或神經管畸形患兒的孕婦;胎兒發育遲緩的孕婦;血清學檢查風險系數明顯增高的孕婦;超聲檢查發現于染色體疾病有關的標記或畸形;懷孕早期接觸過明顯致畸因素(如毒物、放射線等)的孕婦。”施醫生最后提示道,寶寶出生后,還要即時進行新生兒常見先天缺陷篩查,萬一篩查結果異常,也能保證孩子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最大程度提高他們的生存概率和日后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