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希拉里一向以女強人形象示人。但當美國外交絕密文件被“維基解密”網站公開后,在巨大壓力下,她開始暴飲暴食,體重也暴增18公斤。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無論是政要人物,還是尋常百姓,很多人都“鐘情”于將暴飲暴食作為首選的減壓方式。為什么壓力大時就想吃東西?我們又如何建立起一個良性的情感宣泄方式?
食物可給人帶來暫時的滿足感
“當人們壓力過大或感到空虛、寂寞時,會刺激大腦,傳遞一種需要補給的信息。現實生活中,如果人們得不到感情上的慰撫和填充,就會習慣尋找一種簡單易得、方便可取的補充方式,這樣,食物就成了最好的感情替代品。”沈陽市七彩生活心理咨詢管理中心主任滕放解釋道,當人們壓力過大,或內心寂寞時,往往喜歡選擇甜食和自己鐘愛的美味。當他們不斷進食,胃部就會有充實感,這種充實感會綜合掉內心的負面感受,使人的注意力轉移,得到了暫時的滿足感和愉悅感。
長期節食者也易暴飲暴食?
從生理角度來講,當人們進食時,大腦會分泌一種“快活因子”——多巴胺,這種靠食物獲得的快樂感受很容易得到,所以,人們會把食物當成好朋友,越吃越多。久而久之,暴飲暴食就成為應對壓力或消極情緒的固定模式。
滕主任告訴記者,生活中,長期節食的人群是暴飲暴食的高發人群。如果在壓力較小,或各方面不良情緒因素較少的情況下,節食人群堅持控制飲食不是件難事。但是,一旦遭遇突發事件,或工作壓力較大時,自身的大部分注意力就會轉移到事件或工作上,同時尋求一種方式來給自己減壓。“由于長期節食者與美食‘絕緣’,內心會覺得以往虧待了自己,從而產生一種強烈的愿望:一定要多吃,把從前虧空的補回來!這樣,長期節食者一旦大開吃戒,就很容易暴飲暴食。”
如何培養一個良性減壓習慣
日常生活中,培養自己選擇一個積極、良性的條件刺激物至關重要。一旦養成了一個良性的減壓習慣,就會在大腦里形成一個神經鏈接,當負面情緒出現時,良性的減壓習慣自然而然地會將暴飲暴食取而代之。滕主任在此推薦幾個簡單易行的減壓方法:
1. 留意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美好瞬間,將它們的圖片保存在你的手機里。它可以是一處怡人的風景、你的親密愛人、至愛BABY、喜歡的歌曲等。情緒低落時,拿出來看看,可緩解你的不快。
2. 運動健身。運動時,不僅能疏散注意力,還能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內腓肽等物質,它們是人體的“快活因子”,有助于緩解不適、產生愉悅。
3.肌肉放松法。雙手緊緊握拳,前臂彎曲成45度,感覺到手和手前臂緊張,保持30秒。放松雙手,感受放松。
4.傾訴。傾訴是一種情緒的宣泄和釋放,當你感到壓力過大,可以找朋友傾訴。若遇到不易解決的問題,不妨主動尋求專業人士,如心理醫生的幫助。這樣不僅有助于減輕挫折和壓力感,而且還能預防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