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幾乎是天然食物中唯一能提供香味成分的,所以備受歡迎。另一方面,過多脂肪對健康的損害堪稱最大,所以非常讓人糾結。
脂肪主要成分是各種脂肪酸。各種脂肪酸分子結構、理化性質和食物來源不盡相同,更關鍵的是,它們對身體健康的作用有好有壞。已經發現并證明,其中營養價值極小、健康危害很大(是不是夠壞?)的脂肪酸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碳鏈較短的飽和脂肪酸,如棕櫚酸(C16:0)、豆蔻酸(C14:0)和月桂酸(C12:0);另一類是反式脂肪酸(主要是反式油酸)。前者存在于天然食物中,如棕櫚油、椰子油、奶油、豬油等;后者在天然食物中極少,主要來自一種食用油加工技術——氫化油。這些壞脂肪酸的共同危害是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和高血壓的患病危險。反式脂肪酸的壞處還可能包括危害胎兒發育、增加患癌風險、增加患糖尿病風險等。
氫化油已經在食品加工業廣為應用,其用量遠超普通豆油、花生油等。凡食品標簽配料表中標注“食用植物油”、“精煉植物油”、“植物油脂”、“氫化植物油”、“起酥油”、“植物奶油”等,一句話,就是沒有明確注明是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的,基本就是氫化油。
【TIPS】
反式脂肪酸的藏身之所
一般地,下列食品基本都添加氫化油及較多反式脂肪酸:
餅干、脂肪含量高的面包,如起酥面包、丹麥面包等;
方便面、油炸食品,如麻花、油條、漢堡、月餅等;
油炸零食,如膨化食品、薯條薯片、江米條等;
各色高脂肪零食,如泡芙、薄脆餅、油酥餅、蛋黃派或草莓派等;
各色糕點,如生日蛋糕、奶油蛋糕、奶油夾心餅等;
各種以“植脂末”或“奶精”命名的,如咖啡伴侶、珍珠奶茶等;
一部分餐飲店用氫化油烹制油炸菜肴;
超市出售的各種現場制作的油炸食品,如炸油條、麻花、丸子等。
總結一下,只要是含油較多的食品,不論是油炸的,還是添加的油,幾乎都含有反式脂肪酸——只有你自己家制作的食物可以除外。
另外,少數加工食品,如餅干等,雖然沒有使用氫化油,但使用棕櫚油,甚至是椰子油,結果同樣是不健康的。有些餐飲店烹調油炸菜肴時,雖然沒有使用氫化油,但普通植物油經反復加熱亦會生成較多反式脂肪酸,換湯不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