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師的專業發展是課程改革成敗的根本保障。教師要盡快實現專業化成長的前提是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水平,這是實現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
關鍵詞:教師;專業發展;師德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句,也應該是我們教師畢生的信念與追求。作為教師首先應該“學高”,即業務精煉,知識面寬,有高超的教育教學能力;同時應“品正”,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品質。教師的工作職責是教書育人,要教書,就必須“學高”,即荀子說的教師必須“知微而論”;要育人,教師自身必須要“品正”,即孔子所謂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所以,對教師來說,學識水平和道德品質都很重要。
當前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使我們中小學教師遇到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新課程對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出了許多新要求,它要求教師必須盡快從傳統角色中走出來,成為新課程的研究者、實施者和創造者,這些都要求教師真正提高自身的內在素質。可現實情況不容樂觀:一些老師職業倦怠心理嚴重,工作積極性不夠,工作熱情不高,對工作不負責任,敷衍塞責,能力欠缺,或專注于辦校外輔導班、校外兼職搞創收,或專注于家務和玩樂,甚至經常曠課,對于教學,很少投入精力去努力提高。
教師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重要途徑是學習。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認為:“德以好學為極。”教師不學習,一切都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在新課改背景下,在這個終身學習的社會里,學習應該是教師的生活,教師的工作,教師的責任。我們教師要養成時時、事事、處處學習的習慣,讓學習交融于工作和生活中。學習的一個重要形式是讀書,要效仿古人的“三上”讀書法,善于利用零星時間,做到時時可讀書,處處能讀書,使讀書完全生活化。每天讀點書,寫點讀書筆記,寫點教學反思和心得;每天從網上瀏覽一些信息與他人分享,每天提出一個問題或困惑與他人研究。教師的每一天都應該是充實的,幸福的,不斷成長的。我們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發展自己,才能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師德是立教之本。教師要盡快實現專業成長的前提是具備崇高的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有高度的教書育人責任感和使命感,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這些良好的德性是教師敬業樂教,提高素質,實現自身專業成長的內在動力,是貫徹教育方針,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益的內在保證,是調節各種教育因素充分發揮合力效應的粘合劑,也是學校取得社會良好評價和有力支持的感召力之所在。
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是從事任何一種職業的精神支柱。教師的職業精神最根本的應體現在熱愛教育事業,獻身教育事業上,而體現這種職業精神的職業道德就是熱愛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對學生的未來負責,把學生的成長作為自己事業的追求和成就。一個不熱愛教育事業的人,是很難成為稱職的教師的,而一個對學生缺乏愛心的人,也不能成為一個好教師。只有在心中時時處處關注學生,真正了解學生并善于與學生交流,既能引導學生,又能與學生共同前進的教師,才能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成為與時代同行的教育工作者。因此,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應該是教師專業化首要的和基礎性的要求,這種素質的養成不僅是靠書本和講授獲得的,而是在教育教學實踐和交流中逐步養成和提升的。
能與學生進行春風細雨般的溝通是為人師的一大師德。如果我們教師不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是不可能很好完成教學任務的。對學生有愛,并能恰當表達,就會有親和力,學生就愿意對老師說出心里話,愛是師生間進行良好溝通的前提。有了愛心,就會更有耐心地教書育人,遇事也就會冷靜,會更多地思考;反之,在教學實踐中如果遇到學生犯錯誤時不冷靜,就會簡單粗暴行事。切記:我們教育的對象是未成熟的人,是有待培養發展的人,是需要精神撫慰引導的人。他們思想單純,經驗缺乏,對事情認識膚淺,行為沖動,克制力差,所以常常容易犯錯誤。對孩子多一些期盼、鼓勵,他們的潛力就可發揮出來。我們應少看他們的缺點,多看他們的優點,并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就等于掌握了與學生溝通的鑰匙。與孩子溝通是一門學問,有句話說得好:垃圾放對地方就是資源,資源放錯地方就是垃圾。只有用鼓勵和包容去對待孩子,孩子才會把最好的一面展現出來,有時候我們的一個舉動就能改變一個孩子的未來。因此,需要教師用善良對待學生的缺點和錯誤,給他們最基本的保護。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有寬容之心,善良之心的美德,更要做到“慎其行”。當面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時,我們應該“三思而后行”,要謹慎我們的言行舉動。絕不可以對犯錯誤的學生任意指責、批評甚至體罰、侮辱,不可以把他們視作發泄工作生活壓力的對象。當然愛不是遷就,需要理智,不可以放任學生,不聞不問,指鹿為馬,混淆是非,走向另一個不負責任的極端。
職業責任感是職業道德的核心。有沒有責任感是能否成為合格教師的基本標準,也是關鍵的標準。沒有責任感的教師對工作對學生不負責任,即使知識水平和能力再高也不可能把工作搞好。反之責任感強的教師即使知識水平和能力差些,也會在責任感的驅使下,盡快提高完善自己,全力以赴,負起應有的責任。
責任值千金,責任感是一個人的首要品德。只要我們教師成為真正富有責任感的人,就會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人師表,潛心鉆研,嚴謹篤學,師德和專業水平在教育實踐中就會潛移默化地得到修煉和提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為師之道高深莫測卻又簡簡單單,需要我們用畢生的精力去學習探索。
(南召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