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材中許多的地方給讀者想象的空間,就文取材,隨機進行課堂練筆,就是以課文內容作為寫的素材,把語言形式的運用和課文內容的理解有機結合起來,彼此交融,和諧進行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這既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又能引導學生試著用一用新學到詞語和句子,為學生在今后新的語言環境中自覺地獨立地運用這些新語言搭一級臺階,真是一舉多得,好處多多。
一、利用教材中的插圖隨機練筆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到:文本不僅僅是課文教材的文字,也可以是語言文字塑造的形象以及有關圖像等,課本中的有關插圖也是文本。插圖作為教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是靜態的,要想使畫面“活”起來,教師必須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畫,進行再造想象和創造想象,以補充畫面上的形象和情節。在教學《李時珍夜宿古寺》這篇課文時,我讓學生在預習課文的基礎上利用恰當的語氣讀好課題。并通過討論理解“這是一座怎樣的古寺”,然后引導學生觀看插圖,思考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這座古寺的“破敗”,并展開想象,古寺的破敗還會表現在什么地方?要求學生用完整的語句從不同的角度去寫,一兩句,三五句,只要能表現“古寺的破敗”就行了。答案異彩紛呈,“屋頂到處漏風。破舊的香案上積滿了灰塵,墻角,神像座下雜草茂盛……”,還有的學生甚至想到了“老鼠,蜘蛛,蟑螂到處亂跑”。這樣,既給了學生一個把課外知識在課內釋放的機會,同時也讓學生一下子就體會到了李時珍為了編寫《本草綱目》吃盡了千辛萬苦,更感悟了李時珍為民造福的決心大。因此,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畫面,依靠平時儲存的表象,從圖中的靜止到變化,從畫內到畫外進行創造想象,就能表達得生動,形象。不僅想象力得到拓展,而且創造性思維也得到了培養。
二、憑借文章的情節延伸隨機練筆
許多課文的結尾言已盡,意無窮。讓學生抓住結尾進行續想,既鞏固了前面所學,又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長期訓練,對學生想象力、創造力,均大有裨益。例如《最佳途徑》一文,在結尾這樣寫道:迪斯尼樂園的路徑設計師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根據文本內容和學生的生活中的知識基礎,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教學環節:我請了一個表達能力一般的學生到前面來,我說:“格羅培斯先生,我是新華社的記者,聽說你的設計被評為世界最佳設計,請你談一談你是怎樣設計的和此時此刻心里怎樣想的,好嗎?”這個學生一下子沒有緩過神來,卻在全體學生中引起軒然大波。我立刻組織大家討論,然后又挑選表達能力比較好的學生采訪,這就給大家起到了一個示范作用。學生借助文本內容把格羅培斯的設計過程說得清清楚楚。在談到自己的想法時,有的學生說:“我應該把獎杯送給那位賣葡萄的老太太,沒有她的啟發我是不會有今天的設計的”。之后我便布置學生以“格羅培斯手捧獎杯走出會場”為開篇,寫一寫之后的場面,收到很好的效果。
gondBNwTKoCsOU/YtMSrdoO6BEqdKE7VoZjwRWjii+0= 三、緊扣課堂中的精彩生成隨機練筆
課中,由于學生的思維處于興奮和活躍的狀態,往往會提出我們未預設的問題,這就是課堂中最精彩的生成,有時,也是學生練筆的好時機。在學習《剪枝的學問》一課后,同學們明白了一個道理:“減少是為了增加”。而有一個學生卻突然站起來激動地說:“老師,有時候增加也是為了減少。”我和同學們一下子都愣住了,為了不直接挫傷他的積極性,我讓他說明理由。于是他說:“我媽媽說:在學習上,平時要多觀察,多思考,多練習,增加了自己的知識,就可以減少以后學習中、考試中的錯誤?!币皇て鹎永恕Un堂氣氛更活躍了。這樣的課堂突發狀況,不僅沒有害處,而且是難得的課堂生成的活資源,很有開發和利用的價值。因為這些在課堂生成的問題,往往是學生關心的問題,也是其他學生熱衷參與的問題,是全體學生的興奮點。學生是最富有聯想力的,這時候讓學生動動筆墨,一個班級幾十名學生的智慧就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活資源。發掘這種課程資源的過程,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也是課堂中最精彩的一筆。
四、憑借課文中標點符號隨機練筆
標點符號是課文書面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省略號往往為文章增添了許多內涵,給人以遐想。憑借文章的省略號進行想象練筆,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還有助于理解文章蘊涵的豐富內容,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比如《荷花》一文的第四自然段,是描寫作者想象的,最后一句是:“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這里的省略號就可以啟發學生想象練筆,小蜻蜓呢,小蟋蟀呢,小蜜蜂呢,“我”還會聽到、看到些什么有趣的?老師的要求一提完,教室里小手林立,順勢寫下來就是一種很好的寫作訓練。
五、利用課文的空白隨機練
小學語文教材是一座內容豐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