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一年級的學生在學習化學新知識前,首先要對初中化學知識進行復習。授課老師應如何做才能舊中見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樹立起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呢?如何使學生從初中的局部知識擴展到中職的全面把握和理解知識,調整好學生的學習心態和學習方法,適應中職教育的要求?筆者根據幾年來在教學上的實踐,就以上兩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做法。
作為中職新生的教師,第一節課的意義異乎尋常,它是奠定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地位的最重要的一課。要想順利完成由初中到中職的過渡,首先要復習初中化學知識內容。但從學生方面來看,到中職學校文化課不是主課,開學第一節課,都希望學習不久前剛發下的自己已“看”過幾遍的“專業課”知識,此時要他們復習初中化學,難免會情緒低落。而部分老師可能覺得難上,中職老師大多未上過初中化學課,對初中化學不夠熟,有的教師會認為太浪費時間,到具體章節用到初中知識時稍加點撥即可,花這么多時間“炒剩飯”不值。
其實,銜接復習是非常必要的。理由是:①初中化學強調定性分析,只要求學生記住現象或結論,而到中職化學則要定性和定量相結合,這就需要一開始就給學生作一個對比,明確中職化學除了記住是什么外,還要求弄清為什么和是多少。②初中化學以形象思維為主;而中職化學除了加強形象思維外,還通過抽象、理想化的模型建立化學概念和規律。③初中階段記憶的知識多,很多同學的學習方法是靠死記硬背,學習依賴老師,獨立思考能力欠缺;而中職階段則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理解力,理解后再記憶,并能將學過的知識提升,學會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深刻理解化學原理。④新生除逐步適應中職化學的學習要求外,還要適應中職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與初中的教法不同,中職的教學過程容量大,進度快、知識點多,綜合性強為課堂教學的特點。中職老師的要求也與初中相異,注重方法的點撥,提倡自主學習。利用學前復習時間使學生適應新要求,接受老師的教學風格和適應老師教學習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怎樣解決以上問題,達到最佳效果呢?
?。?)摸準學生實際,制訂復習目標。首先根據學生的入學檔案,了解每個學生初中化學的學習成績。然后到學生中去了解他們在初中是怎樣學習化學的,如何評價自己的成績等。結合中職化學的總體要求,建立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檔案,制訂符合學生實際的復習計劃,復習重點、難點和要求達到的層次,以及要重點輔導的學生名單。此階段以全面鼓勵和支持,建立自信心為主。
?。?)改變模式,舊中見新。復習時,如果只是老師在黑板上列表歸納,口若懸河地總結,相信半數同學定會昏昏欲睡。我的具體做法是,將準備復習的知識點融入到一道道題目中,一開始就參考當年全國各地的初中化學競賽題、中考的能力題或中職涉及的初中知識,特別是初中生易錯或難解答的問題,編出一份試題,由學生在第一節課進行練習,不會的可以相互討論。知識點是初中的“舊知識”,但出題的角度和方向卻是新的。通過練習和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初中不少知識點中職仍用到,學生對復習初中知識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然后根據學生第一節課的解題實際情況,再組織一套涉及初中各重點知識的復習題,以精選的習題為載體,將要復習到的初中各重要知識點進行全方位的、立體的復習,由學生在課堂上限時完成,教師只是就解題方法進行指導和出現的問題進行講評或點評。這樣做,開拓了學生的視野,活躍了學生思維,學會運用知識點,增添學習興趣。
?。?)查漏補缺,適當拓寬。學生在解題中產生困惑甚至不知所措,正是激發他們認真鉆研的動力,迫使他們重新評價自己初中化學的學習成績,然后老師再加以及時引導,學生產生仿佛來到另外一片天地的感覺。此時教師既要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加深對化學原理的理解,又要切記適時引入中職化學的要求;既指出初中化學的局限性,又要適當拓寬學生的知識。如反應物的量與可能的產物之間的關系,各種量其精度與實際要求的關系,化學實驗設計,各知識點的綜合運用等等中職重要知識和能力的培養,都是在初中知識基礎上的延伸、擴展和完善。如果學生不主動按老師的指導及時理解和掌握,慢慢就會掉隊。
(4)教會學生用腦去理解,大面積提高化學成績。通過一系列的習題使學生明白化學“難題”如何去審題,如何去思維。既復習了初中的知識,又讓學生逐步學會用化學原理去解答各種問題,不能停留在講一道題記一道題的學習模式上,而是逐步過渡到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學會運用現有知識去自主學習新知識。調整好學習的態度和方法,做好接受新知識的準備,初步學會從本質上去理解每個知識點,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每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微笑充滿信心地進入中職階段的學習,為大面積提高中職階段的化學成績打下堅實的基礎。由此可見,復習課如果經過巧妙操作,能將所謂的“炒剩飯”式的復習課,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炒出“揚州炒飯”一樣香噴噴的美味來。
?。?.長葛市教師進修學校,2.許昌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