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要求教師突破原來的教學模式,在創新中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文章從實驗教學模式創新的必要性,在創新中構建新的教學模式,創新后的實驗教學模式特點等諸方面,就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模式的創新進行了簡明論述。
關鍵詞:新課程;中學;物理實驗
隨著高中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的培養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作為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能力和素質培養中同樣受到學校和教師的高度重視。如何有效開展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本文結合自己的實踐,就物理實驗教學模式做簡要論述。
一、實驗教學模式創新的必要性
高中新課程要求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必須注重兩個方面,一方面要注重實驗操作問題,另一方面要注重實驗教學問題。通過多年的實驗教學實踐,我認為教師要在物理實驗教學中達到上述要求,應把握好以下內容。
首先,教師在物理實驗前要對學生進行相應的實驗技能訓練,主要指實驗操作技能、數據處理、完成實驗報告的技能和改進實驗方法的技能。其次,教師要通過實驗教學對學生進行實驗素質培養,包括能根據教學要求,確定實驗目的,選擇合適的實驗內容和實驗教學形式。再次,教師要在演示實驗中能夠配合課堂講授,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細致觀察和認真思考。第四,教師能在學生分組實驗的預習、實驗、完成實驗報告等環節給予組織引導,如對學生進行實驗技能訓練,組織邊教邊做的教學活動,組織引導學生開展生動多樣的課外實驗活動。第五,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高自己設計、改進某些演示實驗或學生實驗的能力。因此,中學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全面實現新課程的教學目標,必須對原來普通物理實驗的教學模式有所創新。
二、在創新中構建新的教學模式
新課程物理實驗教學,要求教師突破原來的教學模式,在創新中構建新的教學模式。為此,我們在實驗教學中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實驗理論的講授。教師可通過講授、演示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適時給學生傳授物理實驗教學的指導思想、中學物理實驗能力的基本規范、中學物理實驗的主要方法、誤差理論在物理實驗中的應用等。通過演示和講授,轉變學生輕視實驗的思想,初步理解中學物理實驗方法和實驗研究方法,多渠道激發學生興趣。
儀器的基本使用。目前,中學物理實驗室可展出的儀器:一是中學物理課堂演示實驗、分組實驗、課外實驗中的通用儀器,如各種電源、變阻器、電表和基本物理量的測量儀器等;二是物理實驗室常用的儀器,如萬用表、測電筆、氣壓計、濕度計等;三是常用的檢修儀器,如示波器、信號發生器等。教師可采用開放實驗室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觀察、認識、了解,提前掌握常用實驗儀器的名稱、用途和調節要領,以期在后續實驗中提高效能。
難點實驗的突破。對于中學物理實驗中的難點,教師可采用分組教學,精選幾個難點實驗,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和研究,寫成小論文式的實驗報告。當然,可對實驗報告提出較高要求,如說出實驗操作中的難點和關鍵,如何才能保證實驗的成功;探討實驗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提出改進實驗的建議及減小誤差的方法。也可以對上述要求有所側重。
實驗方案的改進。教師對物理實驗內容在教學前應設計出初步方案,并做好預先實驗的得失總結。在實驗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熟悉幾項實驗技術,如常見材料加工、原材料的膠接等技術,要求學生學會搜集資料、制定和改進實驗方案。
教具的自行制作。教師在研究制定或改進實驗方案的同時,要結合實驗要求和教學實際,不斷改進和自制教具,以此培養學生結合實際研究改進實驗方法和制作學具的能力。
三、創新后的實驗教學模式特點
不斷提升思想觀念。創新后的實驗教學模式,教師可通過課堂講解和演示實驗,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學校實驗室的開放和對學生實驗報告的要求,讓學生能密切聯系中學物理教材,同時吸引了學生課后的投入。實驗的研究和改進,教具制作,也激發了學生對物理實驗的興趣。
能力培養體系形成。新的教學模式,加強了學生的能力培養,如觀察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實驗教學能力、實驗研究能力的培養。在實驗教學的深入過程中,學生的實驗能力由低到高,逐層深化,不斷提高。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學生實驗能力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連續性,各教學階段間具有包容性。
教學內容充分擴展。創新后的實驗教學模式,一是增加了實驗總量。如原來的物理實驗,學生可能只做一次,新模式下可能不止一次。二是擴大了實驗范圍。這包含演示實驗、分組實驗和課外實驗,基本儀器也包含了教學儀器、實驗室管理中用到的測試儀器、設備檢修儀器。三是增加了技能訓練機會。如開放實驗室,能充分利用業余時間,這樣使學生實驗操作的機會增加了。四是在課程開設過程中每位學生至少有兩次講練機會,相應擴充了內容,提升了能力。
實驗技能得到促進。新的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實驗教學過程中啟發、引導學生思維和參與設計、改進實驗方案。我們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的具體做法,要確保學生實驗技能在不同階段得到相應的促進。一是遵循新課程目標教學要求,在實驗教學和操作技能的訓練過程中強化課堂情境,克服有些實驗因環境變化會導致操作失敗的困難,如靜電實驗時自行加大環境濕度,做好實驗準備階段先干燥器具、檢查絕緣狀況的習慣養成教育。二是為了使教師的演示實驗操作與課堂講解密切結合,教師可在操作訓練時增加講解程序設計,在具體的操作中與講解相結合。同時引導學生觀察實驗操作,總結實驗結果。這種做法,無疑有助于學生實驗技能的訓練,也可提高學生對實驗過程的表達能力。
(通渭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