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愉快教學的內涵和作用
愉快教學,簡單地說,就是在教與學的活動中讓學生愉快地學習、思考,在愉快中獲得知識,在愉快中鍛煉學生的動腦動手能力,在愉快中培養學生當學習的主人。關于“愉快教學”,古今中外不少有見識的教育理論家都有過許多精辟的論述。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論語》中也說過:“知之者不知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里所說的“好”與“樂”就是一種興趣,一種愉悅的心理,一種力求認識和創造的傾向。周恩來在談到文化教育時,就曾強調“寓教于樂”,以獲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可見,有關愉快教學自古有之,而且已是全世界都倡導的一種教學方法。現代教育心理研究也表明,興趣與學習的關系非常密切,只要有興趣,學生就不會覺得學習是一件乏味之事。通過教師的愉快教學,學生能保持專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學習興趣,日久天長,學生就會逐漸形成對學習的“持久興趣”。
二、初中美術課的特點及實施愉快教學的必要性
初中美術課是義務教育階段一門必修的藝術教育課程,是對學生進行美育,促進智力發展和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徑。長期以來,我國的基礎教育都是實行應試教育,片面追求升學率,美術教育的重要性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為了改變這種狀態,除有關部門切實抓好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外,美術教育工作者在教學方法上也要積極進行改革,努力探索美術教學的新路子,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因此,在初中美術教學中實施愉快教學是十分重要的。
三、初中美術愉快教學的具體措施
美術課的愉快教學,就是要從本學科的特點出發,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愉快因素,采用學生喜愛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使學生在愉快中學到知識。本人多年來一直從事初中美術教學工作,圍繞著美術課的愉快教學,在實踐中作了一些初步的探討和嘗試。
(1)教師的教態應親切自然,師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氣氛。教態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外部表情與內在氣質的外在反映,它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情緒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好的教態,學生會感到親切、輕松、愉快,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興趣。許多優秀的教師都懂得微笑的意義,他們即使在十分疲憊或身體不適的情況下,也總是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因為他們懂得,學生會從老師的微笑里感到關心、愛護、理解和友誼。同時學生也會從教師的愉快感中受到鼓勵,激發起愛老師,愛這門課的相應情感。所以,在學生面前,老師應永遠是親切自然的。為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就應始終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促進師生在認識與情感兩方面的溝通,變一切消極狀態為積極狀態,師生共同創造一種和諧愉快的學習氣氛。只有這樣, 才有利于老師自始至終貫徹積極主動性原則,使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接受美的教育。
(2)運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教學情景。美術是視覺藝術,需要通過視覺來獲取信息,這就必須強化直觀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常常使教學陷于枯燥乏味之中,如將多媒體教學手段引入美術課堂,使教學媒體多樣化,就可以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來參與感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實施愉快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3)重視導課和結課藝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成功的一節ad879d2930d1a03e30afe0e87b2095be課,從開始就應引人入勝,讓學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對新課產生興趣,因此對新課的導入應作精心設計。導課是一種教學藝術,它沒有固定不變的模式,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實際,進行創造性的設計。教學藝術是在教學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創造性和審美性的教學實踐活動。教師在處理教學內容、組織教學活動和運用教學方法時應有獨特的創造性,教學才會成功,才能形成一種活躍、生動的教學氣氛,給學生一種真正的藝術審美愉悅的感受。
(4)重視輔導環節,優化課堂教學結構。輔導是教師對每個學生在完成課堂作業過程中的具體指導。輔導在美術課堂教學各環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美術課一般要求教師在10分鐘~15分鐘之內作少而精的講解示范,余下的20分鐘~25分鐘是學生作業。所以,輔導在美術課堂中所占的時間最多,教師需付出一定的精力。教師應根據本節課所授內容,善于啟發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練習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融進自己的審美情趣;對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給予點撥;對個別后進生要給予啟發提示;對好的作業,要給予肯定和表揚,并可讓該生談談其作業的構思、方法等,使其他同學從中得到啟發。
四、實踐愉快教學的效果
多年來,我一直對初中美術的愉快教學進行著嘗試,在激發學生的興趣上狠下工夫,尤其是重視激發學生對枯燥無味的課產生興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是一種快樂的事情。經過不懈的努力,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現在學生普遍喜歡上美術課,認為上美術課沒有壓力,而且受到美的熏陶,得到美的享受。有部分學生強烈要求參加美術課外小組活動,并積極參加各種美術比賽。
(通渭縣隴山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