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的普及,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現代教學中一種有效手段和途徑。生物學是一門理論性、實踐性、社會性都很強的學科,知識內容也很廣,利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授課,學生會感到枯燥無味。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使學生由被動學習者變為主動學習者,且增大了課堂容量,優化了教學過程。下面,我根據平日運用多媒體教學的經驗積累,談談我運用多媒體進行生物教學的點滴體會。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與求知欲
學習興趣是學生在心理上對學習活動產生愛好、追求和向往的傾向,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直接動力。興趣是學習的先導,在生物教學過程中,適時恰當地使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創設與教學內容有關的情景及微觀世界的動畫等,能形成一種特定的教學環境和氛圍,拓展教學空間,使教學從無聲到有聲,從無形到有形,從平面到立體,把教學時說不清道不明,只靠掛圖或黑板難講解清楚的知識,通過形象生動的畫面、聲像同步的情境、言簡意賅的解說、悅耳動聽的音樂,讓學生邊聽邊看邊思考,改變了講、聽、問、答直線式的信息傳遞反饋方式。變枯燥為生動,給學生多通道的刺激,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認識理解生物表象和本質,從而在較短的時間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和改善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狀態由被動變為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到知識,有效地避免學生厭學情緒,可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例如,生物課上在講授“減數分裂”時,應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把精子與卵的形成過程,用連續的動畫過程展現出來。特別是同源染色體行為這個學生難以理解的變化過程,通過動態顯示,那些看似靜止的事物活動起來,化靜為動,使學生獲得正確、清晰的概念。這樣的教學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效果好,也就提高了教學的質量。
二、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在于既能提供直觀形象和生動逼真的動態圖像,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使“死”的生物概念、原理變成“活”的生物知識,又能伴隨著圖像的變化、動聽的音樂,誘發愉快的學習情緒。例如,生物課上在教學“植物的個體發育”時,運用多媒體的優勢,將課文中用文字描述的薺菜胚發育的過程變為形象逼真的動態圖像,通過雙受精作用的完成、胚發育、胚乳的發育等動畫,突出了教學的重、難點,刺激了學生注意,并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理解,啟迪思維等??梢?,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省力,提高了教學效率。
傳統的生物課堂教學往往在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問題上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即使如此,學生仍然感觸不深,易產生疲勞感甚至厭煩情緒。而在課堂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有助于突破教學內容的重難點,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抽象的、難以直接用語言表達的生物學概念和理論以直觀的、易于接受的形式表現出來,生動活潑,吸引力強。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且學生學習時,其抽象思維的障礙、邏輯思維的障礙、語言表達的障礙等在計算機技術的上述功能下被打通了,降解了,消失了,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使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如在講授“細胞的有絲分裂”時,過去只能利用掛圖分析各個時期的變化特點,由于這些圖是平面的,加上圖是不連貫的,學生學習以后還是很茫然,學生都是死記硬背其中的各個時期的特點?,F在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有絲分裂各個階段的動態圖,既能連續播放,也能定格各個時期分解過程。又如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對比時,讓學生通過觀看二者的動畫演示,討論分析進行總結,既能發揮學生vBjgdWDE7RXXh8bUlMvKNA==的主體作用,也能解決教學中的難點問題。
三、多媒體的利用能增大課堂容量、信息量,提高課堂效率
教學時間和教學效率是兩個密切相關的問題,所謂提高教學效率即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任務,使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作為教師,最頭疼的就是在課堂教學中往往需要大量板書,特別是在復習課中,需要把知識穿成線、結成網而形成一個知識網絡體系。這要花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還要吃粉筆灰。有時干脆將題念給學生聽,學生在下面記,這樣的效果極差?,F在,利用多媒體強大的文本顯示功能,可使本應花二十幾分鐘寫的內容在一瞬間就能顯示在學生眼前,做到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信息量的優化處理,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效率,既標準又快捷。
知識的掌握、技能的形成、智力的開發、能力的培養,以及良好的學風的養成,必須通過一定量的練習才能實現。所以,練習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了檢驗學生對當堂知識的掌握情況,需要對學生進行小測驗或讓學生做相關練習題。此時,把題目通過多媒體播放出來,由于省去了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做到高密度的知識訓練。通過課堂練習,及時進行教學反饋。一方面能鞏固學生知識,另一方面又減輕了學生的課后負擔,符合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給學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
四、多媒體的利用能優化生物實驗
生物實驗是生物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于學生驗證所學知識,了解知識的發生過程,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等方面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實際教學中,實驗經常會受到多方面的因素限制,如有的實驗過程太快,只能看到實驗結果而無法觀察到中間的過程、有的實驗耗時而緩慢在課堂上無法完成、有的實驗因場景太大或有危險性而無法進行,所有這些均制約了中學生物實驗的開展,影響到教學效果?,F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中學實驗教學的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亦為我們解決這些難題提供了技術條件。現在我們可以利用現代的教學手段,把多媒體和教學進行有機整合,優化了實驗過程,拓寬了教學渠道,也大大提高了實驗教學效果。例如講述DNA的復制過程時,可以利用FLASH制成動畫,使抽象難懂的DNA解旋、復制的過程一目了然??傊谛畔⒒慕裉?,多媒體為我們中學生物實驗提供了相當便利的條件,對于我們進行實驗觀察、實驗記錄、實驗數據的比較、分析、綜合和貯存提供了方便。
五、利用多媒體技術,加強化學與生產、生活、社會的聯系,拓展學生的視野
生物來自于社會又服務于社會,學習生物的過程中,涉及生產、生活和社會的內容較多,傳統的教學方法,一般采用模型、掛圖、板書等手段,真實性和直觀性較差,無法激起學生的興趣。為適應學生知識面廣、信息來源多的特點,我們在課堂上給予學生的就不能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應該而且必須結合教材給學生拓展生活、環境、工農業生產以及科學技術發展最前沿等方面的視野,利用多媒體技術,使這些變成可能。為配合教學,我上網搜集了大量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特別是一些學生不易見到的工業生產過程,如自來水的生產過程、煉鋼煉鐵、燃燒與滅火、爆炸、煤、石油、天然氣的開采與綜合利用、海水曬鹽、污水的處理、毒品及其危害等。學習到某一部分知識時,就播放有關的資料,增強了理論與實際的聯系,能使學生覺得學有所用,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綜上所述,多媒體輔助課堂教學是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一種補充和發展,運用多媒體課堂教學也是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我們要將多媒體輔助教學更好地應用于我們的課堂,優化生物課堂教學,讓現代技術更好地為我們的教學服務。
(新鄉市第五職業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