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書生任盤錦實驗中學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的時候,學校的各種車輛不算少:有三輛“東風”、三輛“凌河”,有面包車,有小轎車,原來的“伏爾加”也換成了“桑塔納”。他是一把手,自然坐哪輛車都行。
但是,魏書生去40里之外的盤錦新區(qū)開會,全都是騎自行車。他接到開會通知之后,從來也不告訴司機。東北的冬季,三九、四九天最冷,滴水成冰。此時他去開會,照樣騎40里自行車。
魏書生是全國的名師,盤錦市委又先后三次作出向魏書生學習的決定,認識他的人自然很多。看到他在天寒地凍的天氣里騎著自行車去開會,不少人都表示同情。有的說:“看,那不是魏書生嗎?這么冷的天,有車不敢坐,典型難當吶!”有的說:“他得注意形象啊,得考慮給國家省汽油啊!”有的納悶:“今非昔比,有車的都坐車,他究竟為什么非騎自行車不可呢?”
有一天,魏書生在全市大會上講話,順便提到了自己騎自行車的問題。他說:“我魏書生的確是一直騎自行車來開會,不管是嚴冬還是酷暑。說實話,在此事我一絲一毫也沒有想什么黨和人民的利益,更沒想到給國家省汽油。可為什么大冷的天兒非騎自行車來開會呢?就是出自于純粹的自私自利的動機,想占點兒便宜。40里路,是個鍛煉身體的好機會,出點力,流點汗,進真氣,排廢氣,即使有點小毛病,鍛煉鍛煉,不也就沒有了嗎?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很忙,是時間的乞丐,很少有鍛煉的機會。如果我在操場上騎40里路自行車,一圈又一圈地騎,學生看了,一定會說:‘校長咋了?是不是有毛病呀!’我騎自行車來開會,失去什么了嗎?什么也沒失去,我真是為了自己合適。這種思維方式使我占了大便宜,使我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就是到西藏拉薩市去講課,連續(xù)講了三天也沒有任何不適應的反映,就連孔繁森副市長也感到驚訝。”
隨著我與魏書生交往的增加,似乎對那占便宜的思維方式也有了多一些的了解。特別是最近陪同他到貴州、河南講課之后,我覺得,他那占便宜思維方式,就是凡事有一弊必有一利的辯證思維方式,就是樂在平凡,樂在吃苦,樂在鍛煉,樂在進取的思維方式。或者說,在他占便宜的思維方式看來,平凡、吃苦、鍛煉和進取,都是人生的享受。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也許正是這種占便宜的思維方式,才促使他在普通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普通的業(yè)績,才促使他的人生更加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如詩如畫,如歌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