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物質文明的水平在不斷提高,講點享受也無可厚非,因為這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常態”。但是,教育有責任幫助社會克服“常態”下的弱點或不足,要告示人們:一個人的成長需要甜,要學會享受;也需要咸,要學會艱苦奮斗和擔當責任。蜜缸里難以培養大有作為的人才,事業的花朵要用汗水澆灌才能結出碩果。此外,獨生子女也不能總是由長輩牽著、護著。走向社會,就要學會獨立,擔當自己的那份責任。因此,現代學生要有三種精神。
一是“獅子樣的體力”
今天的學生,是明天的社會中堅,是國家建設的生力軍。孱弱的身體,怎能擔當起建設國家的重任!“科舉廢,辦新學”雖然已經過去100多年,但對學校體育,對學生身體的事情,還是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重視。新中國成立以后這么多年,重視學生身心健康的呼聲一直沒有停止過,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一直在要求,但落實到行動上卻效果甚微。要真正解決好這一問題,需要全社會的共同不懈努力。
當然,學校在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首先,校長要有關注學生身體健康的意識。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教學計劃,開齊、開足、開好所有的課程,特別是體育課,保證學生每天在校的體育活動時間不少于一小時,保證學生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時間。其次,教師要教育學生關愛生命,重視自己的身心健康,從小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做到身心健康一輩子,幸福工作生活一輩子。
二是“猴子樣的敏捷”
做事情的敏捷或遲緩,是一個人的習慣。從心理學上說,做事情敏捷的人,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從社會學角度講,做事情敏捷的人,是一個快節奏、守時間、有信用的人;現代社會、信息社會的代名詞,就是快節奏。這些都是現代學校需要對學生強調、培養的基本素質。
俗話說“做像做,玩像玩”。不能做的時候帶著玩,玩的時候又帶著做,這樣不但沒有效率,還會養成不好的習慣。所以,學校培養教育學生,一定要講效率,要訓練敏捷做事,做事要打起精神,拿出樣子,要眼快、反應快、手快、行動快,一天的事情一天做完,養成非快不為,非精不放的讀書、做事習慣。不過,快的同時,要防止毛手毛腳,任務觀點,粗糙了事。
三是“駱駝樣的精神”
“駱駝的精神”就是不怕苦。讀好書、做成事沒有不艱苦的,要像駱駝一樣,走進的是沙漠,迎接的是干旱,只要看準的目標,就決不放棄。“駱駝的精神”就是要敢于擔當責任。做學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讀書,要擔當接受學識的責任,勤奮努力是必須的,但也要講究方法;走向社會,要擔當社會的責任,遵守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私德,做有益于國家和人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