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教育是以中小學生為主要培養對象,以促進學生身心發展為目的,以提高國民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勞動技術、身體心理素質為宗旨的基礎教育。中小學圖書館作為“保證學校對青少年和兒童進行卓有成效的教育的一項必不可少的事業”“保證學校取得教育成就的基本重要條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小學圖書館宣言》),是一個以信息服務為主要內容、以教育和輔助教學為主要形式的教育教學和科研機構,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陣地,在素質教育中發揮著特殊作用。
一、學校圖書館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
圖書館與實驗室被稱為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兩翼”,圖書館又被譽為“人類思想和行動的最好寶庫”,在推進素質教育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
(1)學生智力資源庫。開卷有益。常入圖書館博覽群書,可以滿足學生獲取知識的欲望,有助于學生鞏固課堂知識、了解社會、開闊視野,建構合理的知識結構。
(2)師生“素質訓練場”。學校圖書館不僅可以提高教師素質,以適應素質教育和知識更新的需要;也可以為學生提供獨立思考、刻苦鉆研的空間,對于培養學生健康人格以及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精神起到間接的促進作用。
(3)現代“科研成果展”。圖書館往往還承擔收集、保存、展覽教育科研成果的任務,從而讓師生直接或者間接地“占有”一定科研成果,培養起強烈的科研意識,為他們熱愛科研、從事科研奠定基礎。
二、學校圖書館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圖書館是學校的第二課堂,是學生的知識寶庫,它為學生提供自我教育的場所,為學生學習提供信息資源、精神糧食,對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促進校園文化建設起著特殊的作用。
(1)拓展知識,開發智力。實施素質教育的本意就在于要打破學校教育長期局限于課堂講授的狀況,通過精簡課堂講授的課程,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課外活動與課外閱讀,并通過廣泛閱讀健康有益的書刊讀物拓展知識面,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以利于發展他們的個性與特長,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學校圖書館通過營造幽雅舒適的閱讀環境,制定便捷的借閱制度和開展各種生動活潑的讀書教育活動,吸引學生前來廣泛閱讀,借助豐富的人類文化精品拓寬知識面,充實頭腦,滋養心靈。
(2)培養品德,陶冶情操。中學生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和形成世界觀的關鍵時期,但由于他們意志行為的獨立性還未成熟,判別是非的能力還比較差,如果忽視引導或引導不當,就容易受社會上不良書刊的影響。圖書館主動積極地配合學校德育工作,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宣傳、推薦有關的優秀書刊,向他們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糧,并輔以有針對性的閱讀指導,引導他們多讀書、讀好書、正確讀書,能夠培養起他們良好的品德與高尚的情操,能夠有效地排除社會上不良書刊對他們的影響與毒害。
(3)學會思考,培養能力。古人有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學校圖書館通過對學生選擇讀物、正確讀法的指導,可以起到促進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和培養能力、增長才干的積極作用。
(4)配合課程,輔助教學。圖書館是直接為教學服務的輔助設施,是辦好一所學校的三大要素之一。教師資料室往往征訂有大量適用的教改信息、專題資料及各種參考書刊與工具書,為教師了解新的教改信息及教育科研成果、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提供方便。而與新的教學大綱相配套的各種多媒體課件等材料,可以滿足師生閱讀參考的需要,為實施素質教育提供形式多樣的教學服務。
三、學校圖書館推進素質教育的做法
學校圖書館是傳播先進思想的理想場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那么,如何充分發揮它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呢?
(1)拓展“綠色空間”。所謂“綠色空間”,主要是指圖書館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健康、充滿人文關懷的借閱空間,給孩子提供一個舒適的精神家園,為他們提供豐富、健康、快捷的服務。美好典雅而富有特色的館舍建筑環境,不僅能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還能使他們在充滿寧靜、幽雅、綠色的環境中,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調節和消除視覺疲勞,得到美的享受和啟迪,陶冶性情,美化心靈,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圖書館要進一步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外部裝修力求美觀、典雅,布設精美的雕塑、名人名句、偉人畫像等;內部書柜要陳列有序,讀物要擺放整齊、美觀,處處營造出一種高品位、高層次的文化氛圍。要建立起健全而易行的規章制度,讓學生不僅獲得學習方法的實踐體驗和能力訓練,而且潛移默化地接受道德意識和價值觀念,鍛煉提升其自主學習意識、自立自學能力與自我教育意識、自控自律能力等。還要傾注人文情愫,弘揚人文精神,營造充滿人性化的學習與閱讀環境,為學生提供人性化信息服務。在服務過程中,做到尊重讀者,平等對待讀者;理解讀者,寬容對待讀者;關愛讀者,體貼和幫助讀者。如此,就能取悅和取信于學生,吸引更多的學生前來學習。
(2)深挖“第二課堂”。圖書館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其關鍵在于以“書”育人,而載體就是組織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讀書教育活動。在中學,經常舉辦以下各種教育形式來推進讀書教育活動。①通過舉辦專題講座、展覽等形式,向學生介紹著名科學家、發明家的成功道路,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②舉辦優秀圖書必讀、中外名著書評、讀者演講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展示學生的寫作與演講才華;③設立“新書報導欄”“專題書目推薦欄”“熱點圖書評介欄”或辦“導讀小報”等,向學生宣傳介紹最新圖書出版動向,指導學生閱讀,提高閱讀質量;④密切與學生的聯系,重視和支持具有閱讀性和交流性的學生社團如文學社、讀書會、科技協會等組織的活動,并給予具體指導;⑤利用每年的“五一”“五四”“七一”“十一”等節日、紀念日,邀請知名專家教授和學者開設相應的講座,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學生愛國主義、社會主義與集體主義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激發他們為中華崛起而讀書的熱情;⑥組織學生參與圖書館實踐,如組建圖書館學生管理委員會,讓學生參與圖書管理,增強圖書館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理解,而且讓他們學會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培養學生的思想品質、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培養樂于助人、團結協作、自強自律和勤奮學習的良好品德。
(3)架設“求知橋梁”。一位偉人說:“圖書館是一間沒有圍墻的學校。”對于中學生來說,“圖書館更是一間沒有圍墻的課室。”以圖書館為媒介將學生與知識之間筑起一條紐帶,通過這種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通過將讀物認真分類,制作醒目的圖書標引,張貼圖書索引等做法,實行圖書室、閱覽室全開架制度,方便學生自己選擇、借閱、自覺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自學能力。
(4)構造“成才搖籃”。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過:“教育不專在學校,學校之外還有許多機關,第一是圖書館。”歷史上無數偉人的成就,證明了圖書館在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一些發達國家還把學校與圖書館視為“同一輛車上的兩個輪子”。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教學內容、教學形式都將發生深刻的變革,學校要加大經費投入完善圖書館建設,加強圖書館管理員的培訓。圖書館管理員要堅定服務育人、以書育人的理念,加強進修培訓,不斷改進工作方法,改善工作作風,提高服務水平,為學生構造起“成才的搖籃”。
素質教育主要有兩個渠道,一是課堂學習,二是課余自學。作為學校圖書館,應該努力創造條件,讓學生盡可能多地到圖書館博覽群書,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成為精神財富的主人,進而提高自身素質。圖書館已經不僅是一個借書學習、增長知識、提高技能、挖掘潛能的場所,而且是培養學生個性自由、主動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舞臺,它折射著一個學校的文明程度,也折射著學校素質教育開展程度。
(福建省安溪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