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目標和方向,也是科學課教學改革的主題。素質教育的核心是能力培養,科學課教學要培養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其中也包括學生聽記能力的培養,而這個能力往往被教師和學生所忽視。聽記的過程,需要邊聽邊想邊寫,耳、腦、手并用,這是一個十分緊張的動態心理過程,它比單純的閱讀對思維能力的訓練效果要強得多,它是一種具有強化效果的“特殊閱讀”。訓練學生聽寫,引導學生重視記筆記,對于增強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語言文字表達能力、聽課效率的提高是很有幫助的。
關鍵詞:聽記能力;課堂效率;記筆記;聽寫
俗語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句話講得好。中學生應該在學好本學科文化知識的同時,注意提高自身的書寫能力,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學會一邊聽,一邊寫,慢慢地把書寫變成一種“半自動化”的過程。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經常碰到這樣的情形:上課時多數學生干坐著,不知道做什么,什么時候該聽,什么時候該記,整個是大眼瞪小眼,只有當教師提醒該記時,才動筆書寫。時代的進步,一些先進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被引進現在的課堂中,不可否認,多媒體等的引入豐富了課堂的內容和密度。但是,學生習慣了視頻和圖片,習慣了看電影式的教學方式,習慣看著幻燈片記筆記,課堂上的一些重難點如果幻燈片上沒有顯示就不會邊聽邊記下來,學生的聽記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高。下面就記筆記和聽寫來談談如何培養學生聽記的能力,提高課堂效率。
一、記筆記
記筆記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的一個好習慣。科學課程的目標之一就是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那么,教師應該在科學課堂上不斷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培養學生掌握做筆記的能力既能培養學生的聽記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正如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所說:“教育的最終目的在學生能自學自勵,出了學校,擔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學自勵,一輩子做主動有為的‘人’”。那么為達此目的,教師就應該加強學法指導。學法的掌握關鍵在于教師的“教”。教師在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學法上的指導,把學生領入學習之門,逐步培養其自學的能力。如何做好筆記,我建議學生做到以下幾點。
1. 先聽,理解再記
首先要求學生用心的去聽,理解教師上課的內容和思路。其次,要求學生將這節課的重點內容記下來,教師的板書建議學生適當的記一記。另外,就算老師沒有點明重要,但學生自己覺得有可能重要或有用的知識點也應記下來。
特別要注意,一定要把教師教學過程中聽不懂的記下來,以便課后查書或請教其他同學和老師,把它弄明白。另外對于在預習中所遇到的疑點和難點,上課時要有針對性的去聽,必要時要在適當的時候提出來,取得老師和同學的幫助,并把答案或解題技巧記在其對應的位置上。
2. 有選擇性的記筆記
記筆記不是記教學實錄,沒必要一字不漏的將教師的一言一語全部記下來,畢竟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集中精力記筆記時,就沒有時間去消化和理解教師上課的內容。因此要求學生學會有所選擇地去做筆記。書上有的(如科學中的一些概念和原理等)不用記,不必浪費上課時間;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不必記,把握做筆記的好時機是十分重要的。最佳的做法是在教師講課的過程中,快速記錄下重點知識(如重要定理、規律、公式的推導過程)以及解題方法。在來不及記的時候可以先記下關鍵詞,其他的不是很重要的內容留下空位,課后再做補充和修改。
指導學生重視練習筆記,很多學生在校對作業時注重的是答案,而教師在講解練習時更注重的是解題的思路,傳授解題的方法和技巧,因此在練習的校對過程中更應該吸取教師這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應在練習的相應部位及時地記下解題的相關要點。
二、聽寫
說到聽寫不僅是語文、英語教師應該做的,其實科學教師也要培養學生的聽寫能力。新課程的理念是“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教學就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學科沒有界限,科學教師也要加強學生的聽寫能力培養,這也是培養聽記能力的一種方式。聽寫是思維與再創造的心理過程,言語的語音音波通過耳膜經聽覺神經傳到大腦,形成語音圖像,再與記憶中的信息相聯系,比較、分析、推理,達到自覺的理解。聽寫是能力的體現,聽寫的好壞不僅在于我們對所聽句子和文章的理解和記憶,在一定程度上還取決于我們已有的語言知識與能力。
聽寫活動是一系列的期待、預測、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的過程,它是一個從小處著手的好技巧,如果我們能有效地利用好這一手段,不僅對培養和檢測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是一項有效的方式,而且對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也是大有益處的。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可采用靈活多樣的聽寫形式,如科學上的一些基本概念、原理和規律,教師在講解后要求學生以填空式的方式寫出其中的關鍵詞。聽寫活動既是輸入也是輸出,而比起單純的輸入、輸出活動,還更具有一定的難度,當然整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教師正確指導學生,以期形成“自動化”的學習方式。教師上課時要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聽寫培養,通過聽寫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能力的鍛煉和提高。
教師要有目的、有步驟地指導學生認清在課堂中應該聽記什么,怎么去聽記,聽記的情況怎么樣,讓他們通過自主的活動逐步地掌握有效聽記技能,掌握有效的自主學習策略。學生聽記能力的發展有一個過程,它是學生習得的自主學習的可行方式,這個學習方式只能是循序漸進的,教師要細致分析學生的“學情”,有耐心地、有計劃地引導學生掌握聽記能力的技巧和方法。聽力活動是一種抽象的思維活動,聽力理解則是一個語言與思維相互作用的復雜過程,聽寫以聽力理解為前提,聽為手段,寫為目的。聽記能力的培養,推動學生對語言文字的分析和理解,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有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內化和加工,以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
參考文獻:
[1]楊波,王增文.英語教學中培養聽寫能力的重要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7(3).
[2]嚴先元.教師怎樣提升課堂教學技能[M].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7.
(樂清市天成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