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使用好教材,這包含著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師在教學中如何恰當地運用教材;二是如何經常地指導學生閱讀與鉆研教材。特別是七年級更應重視這兩個方面,現在粗淺地談談我在數學教學中使用新教材的體會。
一、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如何使用新教材
1. 把握好教學要求,堅持少就是多的原則
現行的教材,要以“少就是多”的原則指導教學,首先要做的就是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在一些值得花時間的內容上用足工夫,使得一些策略性和原理性的東西得到理解。比如,北京十二中分校的趙毅老師在“多邊形的內角和”一課上,本來想象學生剛學完三角形的內角和,一定會按照最簡單的方法探索出四邊形的內角和,即按照對角線將一個四邊形分成兩個三角形。可是學生偏偏不按照預料的方法去做,而是按照下面圖1的方式去分,并且解釋道:“從四邊形中任取一點,得到四個三角形。內角和是180°×4=720°,但是四邊形內角和要減去一個周角,所以應該是720°-360°=360°”。可喜的是這位年輕的老師沒有嫌棄該生的做法麻煩而端出自己的方法或提醒別人是否有更好的方法,而是迅速把握到學生的思維狀況,捕捉到了學生探索過程的價值,馬上重新擬訂自己的思路;既然是任意一點,那么將這一點放在四邊形的一邊上,結論還成立嗎?圖2,學生稍做思考后馬上說可以,教師的靈感再次被激發,又一次激發學生思考:這一點取在四邊形外,如圖3你們的結論還成立嗎?這樣的問題引起了學生極大的興趣,時間在同學們的討論和爭辯中不知不覺的過去了,下課鈴聲響了,教室出現了學生請求老師“別下課”的場面,雖然仍有幾項預定的教學任務沒有完成,但是課堂上呈現的生機和活力,卻讓師生久久感到愉悅和振奮,學生的學習也不再局限于課堂和課本之外。
“ 少就是多”,并不是只能少不能多,為了達到使學生深刻理解的目的,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發展需要適當選擇教科書,甚至選擇教學大綱以外的內容進行教學,以便于深刻理解。
2. 知己知彼,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本次數學課程改革中,關于學生的差異問題被提到了一個顯著的位置,各學段的數學課程標準都強調在教材編寫中,注意內容呈現形式的豐富多彩,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加深對所學內容數學意義的理解,而且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他們多樣化的學習需要,在教學中盡可能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思考、鼓勵學生的合作交流,盡可能地利用新技術,為不同的學生提供多樣的方式來理解數學。
3. 利用好選學內容
人教版實驗教材安排了“閱讀與思考”“觀察與猜想”“實驗與探究”“信息技術應用”等選學內容,這些內容有些是教科書中相關內容的拓展與加深,可適時安排有興趣的學生使用這些材料,加深對相關內容的認識,開闊眼界,增長見識,提高他們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在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不良傾向
1. 教學脫離課本
有些教師在上課時讓學生合上教材聽課,除了布置作業以外,從不利用教材,學生下課后首先解題,從不愿閱讀教材,除非解答習題遇到困難時才翻翻書,平時能反復鉆研教材的是寥寥無幾。這種現象嚴重的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影響了學生自覺地、主動地學習習慣和對數學基礎知識的牢固掌握。
2. 重結論,輕過程
很多教師留戀原來知識體系和教學方法,認為新教材上的情景、探討、猜想、歸納、討論、實驗活動太浪費時間,完不成教學內容,所以省略,直接給出結論。這樣造成許多學生不能用連貫的、科學的數學語言敘述定義、定理,回答教師這方面的問題往往斷斷續續,不知所云,更不用說學生的主體地位了。
三、很好地使用新教材,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作用
1.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礎知識
認真地閱讀與鉆研教材,填寫空白是消化教材牢固的掌握基礎知識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講過的一些法則、定義、定理及某些結論的敘述和概括,學生總不是一聽課就掌握的,但通過課后的認真閱讀和仔細鉆研教材,結合教師課堂上的講解,一般能夠加深理解,逐步學會用正確的數學語言去敘述它們,也能為靈活應用打下基礎。
2. 能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探究、討論、歸納主動地進行學習
讓學生從身邊事物的觀察入手,可以加深對所學內容的印象;勤于思考,善于思考,是學好數學的必要條件,教科書中穿插安排了大量的思考欄目,這些欄目有的通過對問題的思考獲得結論,有的通過對解決問題的過程進行反思加深認識探究是解決問題、探求結論的過程,要讓學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四、在數學教學中指導學生使用新教材的方法
數學課一般可以不要求學生預習,但可以事先通過學生認真鉆研一些為新課服務的基礎知識,從而為新課講解鋪平道路。因此,要經常教育學生重視對課本的閱讀與鉆研,講清它在提高學習質量中的重要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恰當地指導學生閱讀鉆研新教材,對于情景設置、探究問題,事先由教師寫在小黑板上。教學時讓學生合著書聽教師講解的做法不是在所有的年級都合適的。比如,七年級的學生,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較差,學習方法、習慣還停留在小學模式。
在課外輔導中,也應該注意回顧教材。例如,檢查學生是否及時復習了教材,在復習中遇到了什么問題,怎樣解決。這樣,既督促了學生,也及時了解了教學效果。
總之,平時要引導學生自己解決自己的疑難,不僅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也能使學生深刻認識到閱讀與鉆研教材的重要性。
(通渭縣通和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