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效果好的英語課,都是有組織的,設計新穎的。學習新知識就能融會舊知識,組成新的知識結構,這不僅能激發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而且學生能夠由易而難順利地完成一個個學習目標。該怎么設計好一節英語課,我真是動了一番心思。結果出來效果還不錯,總結起來有以下幾方面的收獲:
亮點一:
T: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lass,let's have a competition—spell the words of F volume. Now,I’ll give you 2 minutes to remember these words and then write them on the blackboard. If you write more correct words than other groups in a minute,your group will win. Every word is ten points. I am the judge.
賞析:這節課我先設計一個環節,讓學生讀書中F欄的單詞和詞組,這既是對已學知識的鞏固和復習,又作為本節課的導入部分,為下面的教學環節作好了鋪墊。兩篇文章中間我又讓學生搶答單詞漢語意思并且積分。
競賽是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執教老師在上課開始,就讓學生沉浸在競爭的氛圍中。因此,在課堂上,學生們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搶答積極,學生的參與度很高。
亮點二:
第一篇文章比較簡單,我讓學生自己學習,有不懂的學生可以問小組長,當然小組長可以問我。最后我做一點稍難問題的講解,效果不錯。第二篇文章較難,我讓學生先小組討論學習,而后每組推出一人來講解各段,采取自愿搶答的方式,根據講解的好壞加一百分、二百分、三百分不等。結果是學生的參與度太高了,盡管講得不是十分準確,但他們的熱情讓我感動萬分。
亮點三:
最后我又劃出了段落中重要的單詞和詞組,讓學生又鞏固了一下,并給學生時間記憶以加深印象。
觀摩后的反思:
我的這節公開課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評。通常公開課多為老師說課,即老師只管講學生只管聽,而我采用了競賽搶答的教學方式來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充滿活力。但同時我反思,那些內向、不善言辭的學生是否也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了呢?他們對這種形式的教學作如何評價呢?如何才能既能夠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又能“因材施教”,真正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這些問題值得我作進一步的探討。當然,講課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說課堂上時間掌握的不太好,最后結束的有點倉促,中間難點我講解的也不到位等。
總之,我相信,只要我們用積極的態度去正確地面對公開課所存在的問題,并用可行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定能使公開課真正體現其自身的價值,發揮其積極的作用,最終達到為英語教學服務、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的目的。
(新安縣第四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