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就業為導向”的教育機制要求職業學校進行教育教學的改革。行動導向教學法,是目前中職學校進行教學實踐改革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法不但可以使“教”與“學”生動有趣,而且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的行動能力和創造能力。本文結合該教學法的實踐運用,論述了其應用的教學過程以及在應用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行動導向;中職計算機;實習教學
計算機實習教學是一項集知識性和技能性于一體的教學過程,其根本任務是提高學生計算機知識水平和實踐動手能力。傳統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居主導地位,教學以課堂教授為主,學生往往處于被動地位,“教”重于“學”;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難以培養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已越來越不適應社會、企業發展的要求。把行動導向教學法引入計算機專業教學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能力、職業活動能力,符合新形勢下職業教育改革的“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的目標。
一、行動導向的含義和特點
行動導向法,也叫實踐導向、行為導向、活動導向、行為引導等,代表了當代世界上的一種先進的職業教學理念,是世界職業教育教學論中出現的一種新的思潮。強調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人的發展為本位,使學生在學習環境中掌握生活和學習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其特點是在教師的行動導向下,學生全面參與教學教程,讓學生在教師所設計的學習環境中,腦、心、手共同參與,鼓勵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學生學會主動學習、應用創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關鍵能力。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一個包括獲取信息、制訂計劃、作出決定、實施工作計劃、控制質量、評定工作成績等教學環節的完整的行為模式。在整個教學中學生始終占據主體地位,教學質量的高低最終通過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反映和體現。這種教學方法完全貼合了我國現今“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理念”的教學理念。使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將能更好的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達到職業教育的“職業教育就是就業教育”的教學目標。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職計算機專業實習教學中的應用
行動導向教學在計算機專業的實習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主要有案例教學法、項目教學等。其具體應用流程為:
1. 精選任務
在行動導向教學法中,任務的設計和選擇是整個實施過程成敗的關鍵,一個好的任務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首先,任務必須根據學生將來的就業方向來設計,這樣既堅定學生對專業發展的信心,又能引起他們對本課程的興趣。比如,計算機操作系統的安裝,在將來企業的IT部門就是經常要用到的基本技能。其次,任務和項目必須能將整個課程體系中的各個知識點聯系起來,而且還要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既能學到新知識、新技能,又能運用它去解決從未遇到過的實際問題。
2. 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可以讓學生走進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特定情境中,親身感受在特定情境中所激起的情感,全身心的投入,激發學生的熱情,增強學習的主動性、自覺性,提升學生的職業意識。
3. 分析實例
在行動導向教學中,實例分析是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實例本身可能并沒有統一的答案,答案需要學生自己來探究。教師通過導入實例,作簡單提示性建議,讓學生參與討論、思考,對實例進行分析,分解出所引用的知識和技能,引出理論概念。通過實例分析,可以使學生在分析思考過程中,把感悟到的東西變成自己的知識。
4. 自主探究
教學過程是動態的思維過程,思維發展往往是從問題開始的,讓學生自主探究,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求同存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索能力。教師只是跟蹤學生的設計思路,加以引導和引領。通過推進學生的自主探究,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
5. 評價激勵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評價是教師手里的一種工具,它應當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幫助形成這種愿望,而不是對于不愿學習的一種懲罰?!币虼?,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后,一定要及時給出評價,評價以鼓勵性評價為主,可采取組內自評、組間互評及教師總結點評的多元化過程性評價機制,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潛能,促進學生關鍵能力的提高。
三、計算機專業實習教學應用行動導向法的一些思考
1. 行動導向教學法要有高素質的師資
在行動導向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起主導或者說引導的作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教學時間分配上,教師講授的時間一般不超過30%,70%以上的時間是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完成學習任務。教師的角色由傳統的教學主導者轉變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或主持人,教學方法由注重“教法”轉變為注重“學法”,這就要求老師除了具有專業知識外,還要具備本專業的實際應用經驗和前沿知識。另外,教師要能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兼顧學生的興趣,創設良好的情境,使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探索過程,從中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技能。
2. 要建立科學有效的教學評價體系
在職業教育中,學校對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仍以傳統評價體系為準則,主要側重于對課堂教學的管理和對學生知識與技能掌握程度的評價,而“行動導向”則非常注重教學過程,這無疑阻礙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推廣。所以我們要構建行動導向教學中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質量的評價體制,評價系統不能再以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為中心,而應該突出以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和解決實踐問題的能力為中心,以引導學生獲取職業資格證書為重要內容。
3. 現有教材不適應行動導向教學法的需要
現有的教材主要是為教師的教而設計的,突出的是知識本位,而不是為學生的學設計的,因而不適合行為導向的教學。行動導向教學的教學方法需要與其相配套的教材建設,特別需要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教材。
4. 項目任務設計要具備合理性和可行性
行動導向法中設計項目、案例和任務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可實踐性,以保證學生可操作,并有收獲,因此,項目的設計應采用結構化的方法,自上而下,逐步細化的原則;項目的實施,則采用自下而上,由易到難,逐步完善的原則進行。
總之,計算機專業實習教學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把專業知識的學習與職業能力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提升了學生的主動學習、主動探究能力,并使之在專業能力、社會能力和修養方面均得到發展,將學生打造成創造型、緊缺型、復合型的應用型人才。隨著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推進,我們相信,行動導向教學法將會在計算機教學中扮演著更重要的角色。
參考文獻:
[1]徐涵.行為導向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換[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4).
[2]樂文行.淺談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軟件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05(6).
[3]劉邦祥.試論職業教育中的行動導向教學[J].職教論壇,2006(2).
(濮陽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