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數學知識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可以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可以使學生充分感悟和經歷“問題情境——建立數學模型——解釋、應用的進程”,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借助不等式(組)解決實際問題
列不等式(組)解決實際問題的依據為根據實際情況類型、結合其中的規律加以求解。
例1.七(1)班幾個同學畢業前合影留念每人交0.70元,已知一張彩色底片0.68元,打印一張相片0.50元,每人分一張。在將收來的錢盡量夠用的前提下,這張相片上的同學最少有()
A.2人B.3人C.4人D.5人
分析:收來的錢盡量夠用的前提下,就是已知不等關系,所用的錢≤收的錢,設有x個同學,就可以列出不等式求出x的值。
解:設這張相片上的同學最少有x人,依題意得:0.68+0.5x≤0.7x。
解之得,x≥3.4。
∵人數為整數;∴這張相片上的同學最少有4人;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應用,將現實生活中的事件與數學思想聯系起來,讀懂題列出不等式關系式即可求解。
二、借助方程(組)解決實際問題
尋找等量關系是列方程(組)解實際問題的關鍵。
例2.某廠一次利用甲、乙兩種原料生產A,B兩種產品50件,恰好用甲種原料1 530千克,乙種原料1 190千克,而A產品每件用甲種原料35千克,乙種原料15千克,B產品每件用甲種原料25千克,乙種原料35千克。求這次生產了A,B兩種產品共多少件?
分析:此題設兩個未知數比較方便,找出等量關系列方程組解答。
解:設A產品生產X件,B產品生產Y件,列方程組得35x+25y=1 53015x+35y=1 190
解答略。
三、借助函數思想解決實際問題
函數的綜合應用往往是與其他知識的綜合,在實際解題中需要對所涉及知識進行很好的綜合與歸納,理清解題的思路,明確解題方法。
例3. 某商場購進一種單價為40元的籃球,如果以單價50元出售,那么每月可售出500個,根據銷售經驗,售價每提高1元,銷售量相應減少10個:
(1)假設銷售單價提高x元,那么銷售每個籃球所獲得的利潤是____元;這種籃球每月的銷售量是____個;(用含代數式x表示)
(2)8000元是否為每月銷售這種籃球的最大利潤?如果是,請說明理由;如果不是,請求出最大利潤,此時籃球的售價應定為多少元?
分析:這是二次函數的性質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解:(1)10+x,500-10x;
(2)根據題意,列出銷售利潤的函數關系式y=(10+x)(500-x),配方得y=-10(x-20)2+9 000,就可求解。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提出問題,能夠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許多題型新、內容實、能夠聯系實際、解法活的應用性試題構成了中學數學試題的亮麗風景。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十師183團中學)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公式、注解等請以PDF格式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