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在傳播人類文明、啟迪人類智慧、塑造人類靈魂、開發人力資源、弘揚民族精神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是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者,是青少年成長的引路人。當前,國家、社會對教師寄予厚望,同時也提出了高于一般社會公眾道德水準的職業道德要求。胡錦濤總書記2007年8月在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發表的講話中更進一步指出:“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同時他還代表黨和政府對廣大教師提出了“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新、奮發進取;淡泊名利、志存高遠”的殷切期望。作為中小學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努力學習胡錦濤總書記的講話精神,自覺實踐中小學教師師德規范。
一、加強學習,明確要求
1. 學習傳統美德
我國歷史文化深厚,也形成了內容十分豐富的傳統道德,有的歸納為“四維”(禮、義、廉、恥),有的歸納為“五常”(仁、義、禮、智、信),有的則歸納為“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對于這些傳統道德,如剔除其忠君、不平等的封建因素,用現代的民主、平等的觀念進行改造和重新詮釋,對于我們構建新時代的國民道德,對于我們加強師德修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2. 學習師德規范
2008年頒布的《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是我們建立新時代師德的重要標準。我們要認真領會其規范的含義,明確其具體要求,作為我們進行師德修養的指南。
3. 學習名師風范
名師是師德修養的楷模,他們勤奮敬業,作出了突出的成績,嚴于律己,樹立了為師的風范。我們要學習其敬業精神、學識涵養、工作方法、優秀品質,把他們作為我們進行師德修養的榜樣和坐標。
二、認真實踐,完善師德
1. 誓做名師,自我激勵
做什么事,信念很重要。我們當教師,就要樹立做名師的信念。拿破侖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如果我們時時以做名師這個目標去激勵自己,以師德規范和名師風范去嚴格要求自己,勤奮敬業,加強修養,你一定會作出突出的業績,一定會成為師德修養高尚的人,一定會成為名師。
青蛙的故事:
從前,有一群青蛙組織了一場攀爬比賽。比賽的終點是一個非常高的鐵塔的塔頂。一大群青蛙圍著鐵塔看比賽,圍觀者為他們加油。
比賽開始了!老實說,這群青蛙沒有誰相信這些小小的青蛙會到達塔頂,他們都在議論:“這太難了,他們肯定到不了塔頂!他們決不可能成功的,塔太高了!”聽到這些,一些青蛙開始泄氣了,除了那幾只情緒高漲的青蛙還在往上爬。群蛙繼續喊著說:“這太難了,沒有誰能爬上頂的!”越來越多的青蛙累壞了,退出了比賽,唯有一只青蛙卻還在越爬越高,一點沒有放棄的意思。
最后,其他所有的青蛙都退出了比賽,只有這只青蛙成為唯一到達塔頂的勝利者。
很自然,其他所有的青蛙都想知道“勝利者”是怎么成功的?有一只青蛙還跑上去問了那只“勝利者”,你哪來那么大的力氣跑完全程?結果發現這只青蛙是個聾子。
這個故事的寓意是:信念很重要,永遠不要聽信那些習慣于消極悲觀地看問題的人,因為他們只會粉碎你內心對美好事物的夢想與希望。而且要記住,你聽到的那些消極的話語會影響你的行為。所以,我們要始終保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以及積極樂觀的心態!而且,當有人告訴你的夢想不可能成真時,你要學會變成“聾子”,對此充耳不聞!要總是想著:我一定能做到!
2. 慎獨內省,表里如一
慎獨是一種修養的方法和境界,它出自《禮記?中庸》。書中說:“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這里就提出了君子慎獨。即是說,君子在沒有人注意的時候,也會嚴格要求自己,不做違背道德的事。用現在的話說,慎獨就是一種自律意識,能夠用道德規范時時反省自己,約束自己。
據《后漢書·楊震傳》記載,一次,昌邑官員王密帶十斤黃金,深夜去拜訪楊震,并說:“暮夜無人知。”楊震嚴詞拒絕了這份厚禮,回答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謂無人知?”王密慚愧而歸。
這個歷史故事說明楊震的道德修養已達到了“慎獨”的境界,體現了“慎獨”的真實含義,為我們樹立了“慎獨”的典范。
歷代名賢都很重視“慎獨”的修養方法。林則徐在居所中堂上,就懸掛一幅醒目的“慎獨”二字,以警醒、勉勵自己。晚清名臣曾國藩在說到修養方法時,第一條就是“慎獨”。 他說:“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于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寬平,是人生第一自強之道,第一尋樂之方,守身之先務也。”
師德修養也要采用“慎獨”的方法,要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時刻注意教師的身份,在無人監督、獨自工作、有做壞事的可能時,也不去做壞事,而在做了好事時,也不企盼贊揚和自我炫耀。只有這樣,才能進入較高的師德修養境界。
3. 細處著手,積善成德
師德修養還要從細處著手,不“因惡小而為之,因善小而不為”。也就是說,不能因為是違背師德的小事而放縱自己去做,不能因為是符合師德的小事而不做。任何事情的發展都是積小成多,從量變到質變的。對于壞的事情,我們要時刻警惕,堅決消滅在萌芽狀態,做到防微杜漸;對于好的事情,要從小處做起,從小事做起,才能積善成德。
(衡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