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職高政治教學存在著諸多的問題,而政治課堂的生活化則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主要的方法,同時也是推動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本文將對分析職高政治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和意義,并指出構建生活化教學課堂的基本策略。
關鍵詞:職高;政治;生活化
一、政治課堂生活化的內涵
政治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就是指將政治教育與學生的生活相結合,以學生為本的一種教育模式。從本質上講,政治教育源于生活,脫離了生活的政治教育就會迷失正確的方向。根據馬克思主義人本理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為了讓人更好地生存,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兩種層次的需求,而并不是運用政治干預人們的生活。政治教育關注的不僅僅是人們的生活,而且還要維護人們的權利和發展。所以,職高政治課堂教學應該擺脫傳統的純理論教學模式,而形成以生活為中心,以學生發展為目的的新型教育模式。
二、職高政治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和重要意義
1. 職高政治課堂的生活化教學存在的問題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限制,我國職高的政治教育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教學形式過于死板、教學內容過于虛空、訓練形式過于模式化,教師只注重自己的講授,而忽視了學生的感受。這樣的教學形式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地位,而且也不利于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程的學習,所以這樣的教學效果往往并不好。
具體來講,職高政治課堂的教學存在著以下方面的問題:
(1)教學內容存在問題。當前,在職高政治課堂中,普遍存在著教學內容過于理論化的問題,純粹的理論教學脫離了學生的實際,加之職高的學生往往忽視政治學習,所以這種傳統的政治教學效率往往不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師也缺乏教學激情。
(2)教學方法存在問題。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勢下,一些職高教師為了順應改革,就采用新瓶裝舊酒的方式,名義上也實行生活化教學,但是僅僅停留在“講故事”的階段,將課堂的主要內容集中在了事例之上,課堂氣氛雖然很熱鬧,學生也積極參與和討論,但是這樣的課堂卻忽視了政治教育的最終目的,學生僅僅記住了討論的過程,但是卻忽略了基礎的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
2. 職高政治課堂的生活化教學的重要意義
政治教育作為一門特殊的學科,有其內在的規律性,所以在進行政治教育時應該遵循其內在的規律,使其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思想觀念,幫助人們進行自我的約束。傳統的政治教育方式過于強調教師的講授,而忽視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讓學生從內心認同教師所講授的政治理論,所以職高政治教師應該根據政治學科的內在特點,運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將深奧的政治理論轉化為生動和形象的講授,這樣的教學將更有利于學生的接受和理解。
三、職高政治課堂的生活化的實現方法
1. 政治教學聯系生活,提高其時效性
實行政治課堂生活化教學,就必須走出傳統教學模式的誤區,選擇學生關心的熱點話題,將這些熱點與政治理論相結合,引導學生使用政治理論解決自身生活實際中的問題。例如,在講解《改革開放》一課時,可以引導學生查閱本地的相關資料,通過圖片和相關數據對比發現改革開放的成就和意義。在充分的調研基礎上,引導學生分析改革開放的原因和意義,幫助學生深化對改革開放的認識。通過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方法,學生會主動參與到政治理論的學習之中,并通過自己的調查和研究,加強對政治理論的學習。
2. 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實現政治課堂生活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為政治課堂的教學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多媒體技術讓政治教育更加生動和形象,同時直觀的圖文表現也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例如在講授《誠信》一課時,可以為學生播放趙本山的電影《落葉歸根》,讓學生體會一諾千金的真正含義。除了課堂教學外,教師還應該積極讓學生進行社會實踐,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3. 營造生活化的政治教學環境
為學生引入熟悉的生活化環境,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從枯燥的政治概念中走出來,體會到政治學習的快樂。例如在講授《公民權利》一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生活中是否有被侵犯的情況?比如在菜市場買菜遇到缺斤少兩的事情等,并且指導學生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同時,教師還應該留給學生足夠的討論空間,讓每個學生都有權利發表自己的見解,并通過充分的辯論認清事件的本質。
在新的時期里,職高政治教育不應該僅僅停留在理論教學方面,而應該深入到學生的生活實際,幫助學生解決具體的問題。而作為政治課教師,我們只有積極營造生活化的教學氛圍,才能發揮職高政治教育的積極作用,培養出符合時代需要的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梁成浩.對當前形勢下職高政治教育的一些看法[J].讀與寫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