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聯系、互為影響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總是與別的歷史事件和歷史現象之間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系,有一種聯系就可以導致一種聯想。那么,就讓我們乘著聯想的翅膀,啟動聯想教學的載體,在復習歷史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飛翔。
一、整體聯想
歷史知識是一個整體,是由點、線、面、體串成的知識網絡。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識,孤立地記憶幾個分散的知識點,不可能把歷史學好?,F代考試要求學生必須抓住知識范圍之內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結論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形成歷史知識的綜合性和整體性。
點:是指歷史基本知識點。如復習“美國獨立戰爭”,可以抓住六件大事,即六個知識點展開聯想:(1)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2)1775年“大陸會議”任命華盛頓為大陸軍總司令;(3)1776年7月發表《獨立宣言》;(4)1777年薩拉托加大捷;(5)1781年康華利投降;(6)1783年,英美簽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只要記住這些知識點的起因、順序、內在聯系及影響,就牢固地掌握了這個歷史事件。
線:就是指反映歷史事件之間內在聯系的線索。如復習春秋時期魯國的“初稅畝”,可引導學生聯想:西漢的編戶制度,北魏的租調制,唐初的租庸調制,唐中期的兩稅法,北宋王安石變法實行的募役法和方田均稅法,清初的“地丁銀”制度這些知識“點”。由這些“點”就構成了中國古代賦稅制度變化這一條線索。
面:是指反映歷史時期或歷史階段的整個內容。世界近代史的三條線鋪展開來就構成了世界近代史時期的“面”。如中國近代史上的三條線索:中國人民的屈辱史、中國人民的抗爭史和中國人民的探索史,就構成了中國近代史的“面”。
體:是指“點”“線”“面”構成的歷史總體。如把中國歷史這門學科看成一個體,這個體中的每個社會分期、分段和朝代作為面,每個面的起始時間、政治、經濟、文化、戰爭作為線,每條線上的重大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作為點進行復習。中國歷史的體是由眾多的面、線、點組成的。這個體、面、線、點的關系,可用一系列圖表(即“整體式”復習教案)來表示。
二、縱橫聯想
歷史學科既有縱向聯系,又有橫向聯系,縱橫交錯,相互滲透,從而構成了既復雜又統一的歷史整體。因此,在歷史復習中要進行縱橫聯想,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
微觀縱橫聯想。要從小處著眼,對每一歷史事件探因問果,尋找內在聯系?!翱v”是要找出某一歷史事件的起因與后果。
宏觀縱橫聯想。要放眼人類歷史全貌,找出知識的來龍去脈。“縱”是從時間上找出人類社會發展中各領域各方面的歷史現象,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趨勢。
階段性縱橫聯想。在復習時聯想到某一歷史階段或時期的歷史知識之間的有關聯系,使知識結成有機整體?!翱v”是要理出明朗的線索。例如復習唐朝史,我們必須抓住唐朝的建立、繁榮、衰落、滅亡這一階段性線索?!皺M”是要搭起整體框架,擴大視野。
通過縱橫聯想復習,沖破條塊分割,使知識連成一片,有利于深化教材,啟發思維,提高能力。
三、中外聯想
中外歷史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復習中要將中外歷史融為一體,復習中國歷史時聯想到世界史,學習世界歷史時聯想到中國史。同時要以時間為軸線,把中外歷史現象及其內在聯系展現在歷史發展屏幕上,通過對比分析,求同找異,強化記憶,加深認識。
單國聯想。指在復習中聯想到一個國家的歷史。如復習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時,就可引導學生聯想1905年俄國革命。又如復習“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時,可引導學生聯想同時期的中國史。
多國聯想。指在復習中聯想到兩國或兩國以上的歷史。如復習1919年“共產國際”時,引導學生聯想:蘇俄粉碎協約國進攻,中國爆發“五·四”運動,朝鮮發生“三·一”運動,印度展開民族解放運動,土耳其掀起資產階級革命,埃及爆發獨立運動,德國建立魏瑪共和國,匈牙利成立蘇維埃共和國,協約國召開分贓的巴黎和會。
通過中外聯想復習,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
四、古今聯想
鑒古察今,學史明理。通過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辯證地觀察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取其精華,棄其糟粕。
由今溯古,強調重點。例如當前重視法制建設,就要加強中國近代憲法、法國拿破侖《法典》、英國《權利法案》等史實的聯想復習。
總之,歷史復習需要進行整體歸納、縱橫串聯、中外結合、古今聯想,形成一個立體的復習交叉網。這樣,學生的記憶能力、思維能力、應考能力將會大大增強。
?。ㄐ抨柺械诰鸥呒壷袑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