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科學講授,優化課堂;組織課堂,講究藝術;課堂板書,精心設計四個方面對如何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提高學生藝術素養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美術;學生;藝術素養
美術學習是再創造再發現的過程,必須依靠主體的積極參與才能實現,從當前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來看,激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就是為了提高學生藝術素養,激發創造精神,培養學生美術實踐能力,陶冶高尚的審美情趣和完善的人格。美術教師的教學活動絕大部分都是在課堂內完成,所以本人就課堂教學藝術談幾點看法。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因為一個好的新課導入就像精彩的影片大多有一個引人入勝的開頭,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使觀眾不由得產生濃厚的興趣, 做好導入新課,可以起到先聲奪人的效果,為整堂課的進行打好基礎。具有導課藝術的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和要求、學生的特點、自己的特點,巧妙地運用多媒體、設計新課導入等教學形式,巧設懸念,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促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學習動機,活躍課堂氣氛,從而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適當運用語言去啟發感染學生。如在湘版《禮儀與教化》——古埃及美術導言中,我用的是斯芬克斯之謎開頭的:早晨四條腿,中午兩條腿,晚上三條腿。短短的15個字就把同學們的思維和獅身人面像聯系在一起,再通過提問世界上最著名的獅身人面像現在哪里?距今多少年?很自然地過渡到本講課題——《古埃及美術》
我們知道音樂和美術被稱為“姊妹藝術”,而且它們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把音樂引入到美術欣賞課的教學,不僅活躍了教學氣氛,而且有助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尤其是對一些抽象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欣賞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匯的爵士樂》時,一邊播放爵士樂,一邊讓學生去找尋繪畫與音樂之間的聯系,并把感受表達出來。在音樂影響下,同學們面對畫面,很容易感受到畫中那錯綜復雜的直線和閃爍不定的小色塊形象地表達出爵士樂所特有的節奏感。這樣,抽象的繪畫語言變成了詮釋音樂形象的視覺符號了。
二、科學講授,優化課堂
首先,教學過程是師生雙向活動的過程,是對立統一的過程。每堂課,教師要講授的內容很多,但是,究竟開頭怎樣講、中間怎樣講、結尾怎樣講,哪些應精講,哪些應提問,哪些應練習,哪些應自學,所有這些,都應遵循學生心理、生理特點,運用趣味化的生動語言,創設優美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樂中求學,全面安排,切忌照本宣科,平鋪直敘,輕重不分。如在湘教版美術鑒賞第二單元第六課《從傳統到現代》這一課中,西方現代主義的流派很多,教師可抓住幾個影響力較大的流派進行講授,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對比法,將本課內容和前面所講述的內容進行對比,鼓勵學生發表個人意見,甚至按照藝術家給我們提供的思想方法來創作一些極具現代感的作品。
其次,在各教學環節都安排恰當的前提下,課堂講授的成敗,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語言的藝術。那么,在美術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注意怎樣錘煉自己的教學語言,提高教學效果呢?(1)教學語言要具體鮮明,富有形象性,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從而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2)教學語言要情真意切,富有情感性,感情是語言的內核,沒有感情的語言是單調乏味、蒼白無力的。(3)教學語言要通俗易懂,力求口語化,通俗易懂,深入淺出,善于用淺顯的語言表達深刻的道理。
最后,課堂提問是組織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實施啟發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個好的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能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啟迪思維、開發智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應該巧妙設疑,有意識地制造懸念,使學生的思維處于積極的活動之中。
三、組織課堂,講究藝術tQvUHl/OiFaLFthvkmWCyg==
組織教學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集中和保持學生注意力的一種有效手段,是一堂課順利進行的有力保證。組織教學不但在上課一開始時進行,而且應貫穿在一堂課的全過程。教師能否把準備好的教材內容有效地傳授給學生,組織好課堂秩序,是一個重要的問題。
如上課鈴聲一響,當教師走進教室時,教室里一片喧嘩,此時教師站在講臺上,或環視四周、沉默片刻,或和顏悅色,只用和藹的目光、可親的手勢,學生就頓時安靜下來。此時,教師就可以開始課堂教學的實施了。這充分說明,組織課堂教學要講究藝術性。
又如在講課過程中,要根據教學的內容和方法,組織好教學進程。如果在講課過程中發現大多數學生表情都不對,如皺眉、茫然、精神萎靡不振等,說明他們沒有很好地與教學內容合拍,此時教師就不能再講下去了,應該采取適當的補救措施。
四、課堂板書,精心設計
教師在板書的時候要合理、工整、美觀。 板書是教師增強教學效果的有力手段,是教師必備的一項基本功。教師板書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教學效果。精心設計的板書,能把所講的主要內容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的眼前,使學生細致觀察,充分感知,領會要領,加深理解和記憶。同時還能引起美感,潛移默化地陶冶學生的情操。一手流利、工整、優美的粉筆字,是板書藝術的基礎;對教材內容的深刻理解,能夠準確地列出綱要,抓住要點,是板書設計的根本條件。板書設計要精簡,起到畫龍點睛之妙,多一字不寫,少一字不行。
總之,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師根據具體情況恰當地運用多種手段進行美術課堂教學,能較好地激起學生的學習欲望,有利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有利于提高學生藝術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完善他們的人格,陶冶他們高尚的審美情趣。
參考文獻:
[1]袁振國.教育新理念[M].北京:教育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