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校教學中物理是基礎課程,是學生學好專業課的前提。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與日常生活和工業生產有著密切聯系。但物理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物理課堂教學高耗低效的現狀已成為困擾廣大物理教師的難題,目前是教師教得“苦”,學生學得更“苦”,學生普遍反映物理學科太難學了;有的學生甚至到了談物理色變的地步。物理是極其重要而又比較難學的學科,如何教好物理成了物理教師熱議的話題。究竟如何實施教學才能取得最佳效果,筆者在此談一點看法。
學生從開始學習物理就覺得“物理難”,學習之后更是遇到一點不通的地方就覺得更難,甚至失去學好物理的信心。實際上,物理知識與我們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在高科技領域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從簡單力學到大型機械運轉,從游樂園的轉盤游戲到衛星圍繞地球運轉,從納米的問世到納米材料在生活中的應用,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物理的存在。讓學生喜歡物理,學習物理,會用物理的思維方式處理物理問題自然是物理教師的重大責任。
一、精心營造課堂氛圍
學生對新鮮事物總是充滿好奇心,教學內容是否有興趣以及興趣的大小等都對教學效果有直接影響。在講授內容之前教師的引課很重要,教師可通過講史料、舉生動的事例、演示實驗、提出富有啟發性或聯系實際的問題等,來引發學生學習的直接興趣。還可以借助小實驗巧設懸念,讓學生興趣盎然。例如教學《大氣壓強》之前表演“空手吸盤”的小魔術:用一個無色通明的塑料掛衣鉤,將掛鉤勾在中指上,伸開手把吸盤壓緊在盤子底上,提起手,即把盤子吸起來,學生看后驚嘆不已。富有趣味性的東西,特別能引發和活躍學生的思維。楊振寧說過:“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興趣是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催化劑,利用有趣的事例或有趣的實驗設計疑問,可以讓學生產生懸念,產生認知的動力,還可以活躍課堂氣氛。
為配合教學需要,教師應在課前準備一些生活中少見的現象,或者看似不可思議的現象,再或者習以為常的現象,在學生感覺無法解釋卻又非常感興趣時,是教師激發興趣的最好時機。首先,讓學生參與進來進行大膽的猜想,再通過實驗驗證猜想,并講述物理原理,最后留有懸念,激發學生探索物理的欲望。總之,在物理課教學中能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很多,關鍵是教師要以此為良好的契機,進行必要的誘導與點撥,找準觸發點,從而營造出高效的課堂氛圍。
二、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
由于條件限制,物理教學中有些物理實驗和現象在課堂教學中無法演示,學生只能從理論上了解。如分子運動、磁感應線以及原子核的裂變等知識,學生不能深刻理解,也難以掌握。而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分利用圖片、聲音、動畫等模擬實驗操作,能使空間抽象的物理實驗和現象直觀、形象、生動地表達出來。比如,講到日食、月食時,用Flash動畫直觀地將日、月、地球的運動關系和光影情景展示給學生,學生就能很好地理解日食、月食的成因。
當學生感受到高科技與自己的學習內容聯系如此緊密時,其內容自然記憶深刻。借助于現代化信息技術等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把宏觀縮小、微觀放大,將難以展現的景象、不便操作的實驗、無法重現的歷史故事等以視頻、聲音、圖片、動畫的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枯燥的物理理論得以升華,不僅課堂氣氛生動又活潑,而且課堂效果也有明顯提升。這樣,會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既強化了學習興趣,又使學生更加崇尚科學。
三、創設設問情境,突破難點
作為一名教師,在講解新課時如何引入問題和如何講解問題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是能否上好這節課的關鍵。如在教學電動勢的概念時,若直接問什么是電動勢,學生不好理解,如果分成幾個小問題,則有助于學生回答和理解:(1)電動勢是用來描述什么的?(2)它和電壓單位相同,是否就是同一個物理量?(3)它們在大小上有什么不同?(4)它們在作用上有什么不同?(5)能否用生活中的例子來比喻一下電動勢的作用?這樣,教師把一個學生難理解的問題簡化成幾個相對簡單的小問題,學生從心態上感覺問題簡化了,就有興趣去解決和探索這些問題了。
四、聯系生產生活,讓學生學以致用
在職校教學中,教師要具有讓學生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理念,這樣才能最終促成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以致用。生產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無處不在,學生的衣、食、住、行都與物理知識相關,交通安全、貨物運輸、水利發電、家用電器、醫療保健等都與物理知識緊密相關。因而學習熱機知識時要與汽車、火箭的升空及環境保護聯系起來,學習浮力知識時要與輪船、潛水艇、飛艇聯系起來,學習電與磁知識時要與電動機、發電機、現代的自動報警裝置聯系起來,學習熱學知識時要與工業中的傳熱與保溫、制冷、干燥等工業生產聯系起來,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學生學習起來就饒有興趣。在學習物理時,不僅要善于在生產、生活中發現、學習物理知識,而且還要把學到的物理知識加以應用到生產、生活中去,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總之,物理學是一門觀察、實驗和物理思維相結合的科學,是一門研究物質運動形式最一般規律和應用十分廣泛的自然基礎科學。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教會學生學習,使學生要我學到我要學,激發并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探索物理現象,揭示隱藏其中的物理規律,并將其應用于生產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終身的探索樂趣、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初步的科學實踐能力,使學生從枯燥、乏味的學習中尋找到樂趣,讓學生從學習走向工作,學以致用。
(呼倫貝爾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