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外接球有關計算問題在近年高考試題中屢見不鮮,本文就長方體、正方體及棱錐的外接球有關問題,給出了特殊解法。
關鍵詞:巧解;外接球;問題
《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中對立體幾何初步的學習提出了基本要求:“在立體幾何初步部分,學生將先從對空間幾何體的整體觀察入手,認識空間圖形;再以長方體為載體,直觀認識和理解空間點、線、面的位置關系……”由此可見,長方體模型是學習立體幾何的基礎,掌握長方體模型,對于學生理解立體幾何的有關問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有關外接球的立體幾何問題是近年各省高考試題的難點之一,這與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化歸能力有關,本文通過近年來部分高考試題中外接球的問題談幾種解法。
一、直接法
例1(2010年江西卷高考題)長方體ABCD-A1B1C1D1 的頂點均在同一個球面上,AB=AA1=11 ,BC=,則 A、B 兩點間的球面距離為。
解析: 本題考查球面距離,但關鍵是求出球的半徑,因為長方體內接于球,所以它的體對角線正好為球的直徑。可先利用長方體三邊長求出球半徑,在三角形中求出球心角,再利用球面距離公式得出答案。
二、構造法
例2(2008年福建高考題)若三棱錐的三條側棱兩兩垂直,且側棱長均為,則其外接球的表面積是 。
解析:此題用一般解法,需要做出棱錐的高,然后再設出球心,利用直角三角形計算球的半徑。而作為填空題,我們更想使用較為便捷的方法,所以三條側棱兩兩垂直,使我們很快聯想到長方體的一個角,馬上構造長方體,且側棱長均相等,所以可構造正方體模型,如圖1,則AC=BC=CD= ,那么三棱錐的外接球的直徑即為正方體的體對角線,故所求表面積是9?仔。
例3(2010年遼寧卷高考題)已知S、A、B、C是球O 表面上的點,SA⊥平面ABC,AB⊥BC,SA=AB=1,BC=,則球O 的表面積等于。
A.4?仔B.3?仔C.2?仔D.?仔
解析:選A。本題用一般方法時,需要找出球心,求出球的半徑。若利用長方體模型,能很快找到球的直徑。構造下面的長方體(如圖2),于是SC為球的直徑,O為球心,球O 的直徑為2R=SC=2,所以表面積為4?仔R2 =4?仔。
參考文獻:
[1]葉堯城.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
武漢:華中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