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當前現代信息技術教育普及過程中的一個熱點,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包括英語教學的整合,就是要在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轉變師生的教法和學法,從而培養學生探究、實踐、思考和綜合運用的能力,最終達到利用信息技術改善學習的目的。
一、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理論依據
從現代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來看,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得到了迅速發展。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通過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而獲得的。
二、具體的整合教學模JV3HX04Em2Ozt0Iaj1OTItsYWPQo1dGDeBAR4mgOjMc=式有以下幾種
1. 展示式教學模式
所謂展示式教學模式,就是指教師事先利用各種微機軟件,制作好教具,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按照作者的意圖進行播放。這也是最常用的、最簡單的教學方式。
2. 操練式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把課堂操練的方式多樣化。這種教學模式,主要包括口語交際操練模式和檢測練習操練模式。如在教學What are you doing?句型時,我利用網絡課件創設了五個地點的語言交際情景:In the zoo,In the classroom,In Beijing,In Nanhu Park,In the supermarket.在小組協作、情景對話和角色扮演中進行簡短的英語交流甚至是獨具創意的對話,很好地培養了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創新精神。
3. 主體參與式教學模式
素質教育提倡“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教學思想,還學生主動思維的空間,讓學生主動發展。把信息技術整合到英語學科教學當中,培養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思維意識,是主體參與式教學模式的主旨。游戲是孩子們普遍喜愛的活動,也是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手段。在小學英語單詞的教學中,采用游戲教學的方法,營造輕松、活潑、愉快的課堂氣氛,能讓學生寓學于樂,樂中去學。
4. 探究性教學模式
所謂探究性教學模式,就是運用網絡信息資源對當前學科教學問題進行探討與研究。我主要應用這種模式來開展了英文習作探究。英文習作是英語教學的其中一環,運用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探究性教學模式來開展英文習作探究,主要利用網絡信息進行語法詞章的判析。
三、結論
以上點滴體會是我在信息技術與英語課堂教學整合的實驗過程中的一些膚淺認識。信息技術與英語學科整合,重在過程。整個教學過程通過先進的教學手段,為學生設置問題、設置情境,并通過步步提示,讓學生發現和掌握規律,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我們深深體會到:運用信息技術來輔助英語教學,只要在整合過程注意學習科學的教學理論,深入鉆研教材,運用的恰當教學模式,就可以更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并能較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樂亭縣第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