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如何開展英語教學,如何讓孩子們邁好學習英語的第一步呢?這是許多幼兒教師困惑的問題。
《論語》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幼兒期的兒童,由于注意力等心理因素發展不夠成熟,他們的學習在很大程度上帶有明顯的情緒化傾向,當兒童對學習有濃厚興趣和好奇心時,便會產生情感上的需求。對幼兒來說,只有他對事物感興趣,才能真正學進去。那么用什么方式來培養他們的興趣呢?
一、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英語氛圍
我們必須先預備一個讓孩子想說英語的環境,從早晨孩子一進幼兒園開始,老師用英語與孩子問早問好;幼兒的一日生活全部用英語來說,讓每個孩子生活在英語的環境中。
二、讓英語走近生活
讓幼兒在課堂中體會更多的樂趣,最根本的途徑,也是最有效的途徑就是把課堂教學還原成生活實際。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經常發現很多幼兒會說許多英語,既流暢又標準,但問這句話是什么意思,便“啞”了。例如我對幼兒說“Hello!”,幼兒會回答我“Hello !”,卻從來不會自發性的用這句話跟別人打招呼,只是在別人對他說“Hello! ”后回答別人“Hello!”。造成幼兒只會說而不會用的現象,歸根結底是因為幼兒不明白每一句英語的含義。針對這種現象,不提倡教師教一句英語,馬上用漢語來解釋。我們應該積極為幼兒創設情境,這種情境要生活化,能讓幼兒在特定的情境中理解每一句英語的含義。以這種方式學習英語,幼兒既能理解又能學以致用。
三、開展豐富的英語游戲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活動,根據這一特點,將英語教學貫穿于游戲中,能為幼兒創設一個有限的英語環境。教師最初階段可以教幼兒做一些簡單的英語游戲,如體育游戲“老狼老狼幾點了?”等,以后再逐步過渡到較為復雜的游戲如龜兔賽跑、白雪公主等。選擇游戲的內容應與幼兒當前的生活經驗有關,游戲涉及的英語兒歌、歌曲、故事最好是原汁原味的。這樣,既讓幼兒學到了地道的英語,又發展了幼兒語言反應能力,教學效果較好。
四、注重家長的配合
家長讓孩子從小學英語,其出發點是好的,但由于許多家長不懂幼兒學習語言的特點,強制孩子認字母、背單詞,結果是自己教得筋疲力盡、火冒三丈,孩子學得枯燥無味、沒有感覺。特別是在家長火冒三丈大聲訓斥孩子的時候,孩子會漸漸失去信心,對英語學習失去興趣,這種結果是最可怕的,因為它有可能影響孩子今后的學習態度。孩子學習英語,重要的是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環境。家長要有意識地把英語學習和游戲結合起來,不斷變換形式,使孩子學得興趣盎然。
總之,幼兒良好的英語習慣的形成與優化絕不是靠一朝一夕的,只有激發起幼兒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能提高幼兒英語教育的效果,減輕幼兒的學習負擔,使幼兒樂學好學。
(遷西縣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