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課堂提問作為駕馭教學的技能和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其有效性是影響課堂成敗的關鍵。筆者認為,在遵循課堂提問準確性、層次性、針對性、靈活性、趣味性、激勵性、啟發性等原則的基礎上,應該實施以下策略。
一、提問要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學生特點進行有效提問,點亮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是新課程理念下政治學科課堂有效提問的基本要求。要達到這一要求,提問語言就要親切熱情、詞準意切、生動有趣、符合學生特點。提問方式要面向全體,講究技巧,靈活多變,注意層次,具有吸引力。所提問題目要目的明確,難易適度,數量適中,循序漸進,緊隨教學進程和教學目標而推進。
二、提問要有利于增進師生的雙向交流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存在著大量的知識信息情感意向的交流,這種交流應在民主、團結、融洽、和諧的氣氛中進行。中學政治學科中恰當的提問提供給學生的反饋信息是及時、準確、雙向、有效的,是連接師生知識和情感的紐帶,架起師生雙向交流暢通的橋梁。那么,怎樣提問才能達到這一目的呢?一是提問要尊重學生、體現民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二是提問要充分調動學生交流的積極性,因人而異,分層提問,問題設置在教學的關鍵處和學生認知矛盾的焦點處。三是提問要講究態度、技術和方法,能保證雙向交流順利進行。四是提問要有引導、啟發作用,以積極的鼓勵性提問為主。
三、提問要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活潑好奇、表現欲強、注意力容易分散等都是學生的天性。怎樣才能增強教學吸引力,牢牢掌控學生的注意力,使教學順利進行呢?除了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優化課堂教學結構外,發揮有效提問藝術的功能也是一個重要方法。如果教師的提問總是千篇一律、平淡如水,沒有針對性、誘發性、靈活性、評價性,那么,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很難調動。反之,教學中合理設置具有凝聚力的問題,就會像磁石般吸引住學生,猶如甘霖般澆灌學生期待、困惑、渴望的心田,引發學生主動探究,使學生注意力保持高度集中,適時的幽默提問也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提問此起彼伏,造成新舊知識矛盾不斷激化,學生注意力指向了矛盾的解決,亦會保證教學的順利實施。
四、提問要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提問是引發思維的開端,疑問、矛盾、困惑是調動學生思維的“啟發劑”和開啟學生思維大門的鑰匙。觀察、分析、比較、猜想、驗證、抽象、概括、綜合等思維方法,需要提問這種“催生劑”來催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靈活性等品質,需要提問這一“加速器”來訓練;學生創新思維能力,需要關鍵時刻的提問“點化術”來點化。因此,利用提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時,提問深度要適中,提問速度要適宜,提問廣度要恰當,提問量度要相應,循循善誘,循序漸進,妙問趣問橫生,最大限度地發揮提問藝術的功能,使每一位學生都綻放思維智慧的絢麗火花。
五、提問要有利于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主動交流、善于表達的能力是中學政治學科新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學生表達能力的鍛煉總是離不開具體的情境和活動,課堂提問對學生熟練組織語言、準確表達觀點,鍛煉表達的邏輯性、準確性、靈活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那么,如何提問才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呢?首先,教師的普通話要規范,語言表達能力要強,提問語言要具有主導性、科學性、趣味性、藝術性,能激發學生強烈的表達欲。其次,表達的方法要形式多樣、變化多端、恰到好處,直問和曲問、正問和反問、單問和復問、快問和慢問交錯使用,巧妙結合。最后,所提的問題要新穎獨特,具有針對性、誘發性、合作性,能使學生主動交流,敢于表達。
(通渭縣李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