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階段英語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進行詞匯教學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本文圍繞這個話題闡述了三方面的看法。
關鍵詞:英語詞匯;教學;策略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詞匯的學習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由于漢語和英語在許多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給中學生學習詞匯帶來了不少困難。表現如下:第一,學生在讀音方面感覺困難很大,難以讀準單詞,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往往還用漢語為英語單詞注音。第二,在拼寫方面,學生沒有意識到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與單詞的拼寫有著一定的規律。在記憶單詞的時候,沒有通過讀音和字母的關系來記憶單詞,常常是死記硬背單詞字母的組合。第三,在記憶單詞的意義的時候,學生過分注意該單詞所對應的漢語意義的記憶,完全靠死記硬背掌握單詞。
如何進行詞匯教學呢?
首先,詞匯教學也一定要貫徹“聽說領先”的原則,在初中年級,特別是一年級,一定要貫徹“聽說領先”的教學原則。因此,詞匯教學也一定要首先是|“聽”。即教師在教單詞時,先讓學生聽,讓學生去“辨音”,教師所展示的不是課本里的文字,而是每個詞是由幾個音素、幾個音節構成,重音在什么地方,這樣才能從聽的意義上掌握詞匯。同時,又能為學生學好語音、語調打好基礎,真正地培養學生的聽的能力,為以后更好地接收英語的輸入作準備。
其次,在聽的基礎上加強讀音規則的教學,以培養學生的拼讀能力(invented spelling ability)。這是因為,英語屬于拼音文字,雖然字母的名稱音和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不同,但是,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還是有 一定的規律可循。我們在詞匯教學中,先讓學生通過聽英語單詞分辨出單詞的讀音之后,再進行讀音規則的教學,使學生能夠根據字母在單詞中的讀音規律把單詞拼寫出來。這就解決了學生掌握詞匯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拼寫單詞,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奠定了基礎。
培養學生的拼讀能力應該從最簡單的拼讀抓起,采取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歸類和比較,使學生掌握單詞中字母及組合的讀音規律,能夠聽詞能寫,見詞會讀。
(1)在學習字母表時就結合字母音和在其單詞中相同讀音進行拼讀訓練。如學習字母A時,可列出lake ta ke name,讓學生拼讀。
(2)學生在讀完一個單詞之后,可將輔音變換進行替換練習,如將lake中的“l”替換成b、c、d、f、g 、h、j、m、n、p、r、s、t,以培養學生的拼讀能力。
(3)采用類推方式。如學生已學過car,在學習farm、hard這些詞時,先讓學生復習car,然后讓學生嘗試讀farm、hard這些詞。
(4)讓學生歸類。在學習到一定階段,可讓學生對同一字母或字母組合在不同單詞中的讀音進行歸類。
(5)教師在平時上課時,就有意先讀一些詞匯,或讀課文,讓學生先不要去看書,跟老師讀這些詞,然后再讓學生拼寫,和學生討論如何去拼寫,看這些詞是由哪些字母組成的。特別是一些規律性的東西,需要反復進行訓練。對于一些沒有規律的單詞構成,進行比較,以促進記憶。教師還可以先寫出單詞或句子,讓學生根據已有的拼讀知識試著去讀出這些單詞或句子。
(6)拼讀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如前所述,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的拼讀能力,從最基礎開始,循序漸進,掌握有規律的單詞讀音,比較無規律的單詞讀音,從而達到記憶詞匯、培養讀寫能力的目的。這就要求教師對每個年級、每個學期課本中所出現的詞匯,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單詞拼讀難易程度、讀音和字母組合進行歸類。
最后,在詞匯教學中,要避免過分強調記憶詞義,特別要避免強調記憶其所對應的漢語意義。這是因為,要掌握一個詞,并不僅僅是要掌握其意義。詞義只是一個方面。除了意義之外,還應該掌握該詞的讀音、拼寫、詞性、搭配等。在學習英語單詞的時候,不能過分強調詞義的記憶,特別是相對應的漢語意義的記憶,以避免學生產生一種心理定式,認為只要知道詞義,就掌握了單詞。一旦學生在聽或閱讀時,遇見一些詞而不知漢語意義時,便無所適從,并從心理上產生過度焦慮情緒,從而影響了學生掌握詞匯的正常過程。
總之,英語的詞匯教學有很多方法,但我們認為在初中階段,特別是在低年級,應該堅持聽說領先原則;加強讀音規則教學,培養學生的拼寫能力;通過實物、情景教學的方式講解詞義,幫助學生擺脫在記憶詞義時對漢語意義的過分依賴,使他們把英語單詞和其所指的事物、情景聯系起來,以加深記憶。這樣,學生就能夠從英語單詞的語音、拼寫、意義等幾個方面積極地吸收詞匯,從而達到掌握詞匯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傅道春.教育學——情境與原理[M].北京:教育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