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禮儀課是技工學校商務專業的重要課程,對培養技校商務專業學生的職業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從教學觀念的改革、教學內容的改革、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評價的改革等方面對禮儀課教學的改革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技工學校;禮儀;教學改革
一、轉變教學觀念是禮儀課教學的基礎和重要前提
我們以往的教學理念是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教學觀念,所以培養的效果不盡人意。禮儀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講究的是“知行統一”,所以,我們更應確立學生是主體的觀念,把教學改革的重心轉向學生,真正把學生當做有主體意識的人,注重能力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要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師要把傳授知識的過程轉變為學生探索知識的過程,鼓勵學生提問題,培養學生的能力。只有這樣,禮儀課教學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真正達到培養的目的。
二、改革教材與教學內容是搞好禮儀課教學的基礎
從目前技工學校禮儀課教學的現狀來看,教學內容比較薄弱,但它恰恰是提高學生素質、牽動禮儀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的基礎環節。在教學實踐中,根據教學的現狀,我們應當以教材為本,但又不拘泥于教材進行教學。社交禮儀是技工學校商務專業的一門基礎課程,同時也是一門傳統久遠且極具生命力的文化體系,內容十分廣博,在提升學生人格修養方面,具有思想道德課無法替代的獨特作用。如何在有限的學時里安排豐富的內容,這需要精心考慮,認真取舍。我在最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一直在思考這一問題,經過認真的探索,我針對現在國內禮儀文化氛圍淡薄,認識僅停留在片面、膚淺的層面上這一現狀,將禮儀文化的淵源與內涵作為一個教學重點,在教學中先系統地向學生傳授中華禮儀的悠久內涵及禮儀的基本原則等理論知識,盡量提高學生的禮儀文化修養。針對當代學生專業理論知識比較豐富,而對如何做人與做事的道理較為匱乏的現狀,我在教學中還把教給學生在社會生活中如何自律敬人作為禮儀課的重要內容融入每個章節,既傳授知識又傳授人生的真諦,去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品質。
三、創新教學方法是搞好禮儀課教學的有效途徑
我們過去一直以來采用的教學方法是傳統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方法,主要是學生長期機械、被動地接受知識,我的感覺是,久而久之,學生將“消化不良”甚至厭學。因此,我們技工學校教師應正確認識教與學的關系,擺正教與學的位置,倡導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結合本學科的特點,采用生動活潑、豐富多彩的啟發式、研究式、自學式、專題式等教學法,給學生以活動的空間。以下幾種方法是我們在禮儀教學中常采用的方法實踐:
1. 討論式教學法
教師可以把一些富有啟發性的禮儀問題或者身邊發生的事例編成思考題,引導學生課后查找資料,獨立思考,然后在下一節課上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推薦代表發言,最后教師概括點評……這一方式能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拓寬了學生的思路。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通過激烈討論,各抒己見,即使是錯誤的,也在辯論中明白了錯誤所在,這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最大限度地實現了教學互動,尤其對提高技校學生的綜合素質發揮了重要作用。如在講授現代交際禮儀的意義和作用時,我們讓學生回憶一下自己所遇到的不文明行為,讓學生去親身觀察051388a5b75ad875fdbef22a06cbb192e284289b81cf1d4c9de5ec7f261c4164、發現生活中和校園里的違背禮儀規范的現象,并提出自己對這些現象的看法,在課堂上開展討論、辯論和演講。這樣做,使學生從渾然不知的當局者變為清醒的旁觀者,許多平時不以為然的小事和小細節,放在大家的共同討論中就被放大了,正確與錯誤產生強烈的對比能讓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并且印象十分深刻。
2. 講授式教學法
根據教育學中“教與學相互促進”的規律,我們在禮儀課教學中注重讓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對一些簡單易懂的內容,如問候、打電話、各種場合的秩序等禮儀問題,提前出題目,讓學生自己動手查找資料、備課,然后由學生上臺講課、演示,教師和其他同學在臺下聽課,最后教師點評給予指導。這樣,既加深了學生的印象,又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外對學生儀容、儀表、儀態也是一個很好的檢驗和提升。
3. 訓練式教學法
禮儀是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和操作性的應用科學,我在教學中注意加強對學生行為規范的指導訓練,使學生真正養成良好的禮儀習慣。在講到站姿、坐姿、行姿、引導客人、介紹、握手、奉茶等具體的禮節規范時,先講理論知識,然后進行適當示范,讓學生了解所講禮儀規范的具體做法,再對學生進行實踐訓練,安排學生分組練習,互相觀摩,糾正不雅行為。同時我們還布置一些模擬情景題,如應聘面試、推銷產品、接待客人等,安排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練習,自己設計臺詞、活動內容,演示合乎禮儀規范的活動,教師對學生活動情況進行點評,指出不足,最后結合禮儀知識強調禮儀要求。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對禮儀訓練大都興趣盎然,課堂氣氛異常活躍,效果很好。
4. 案例教學法
在案例教學中,教師是整個活動的組織者,要選擇較為典型的案例。進行案例分析時,應采用先分小組討論,后在課堂上全班討論。教師指導的重點應放在引導學生尋找正確的分析思路和對關鍵點的多視角觀察上,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教師對案例分析的點評與總結,不應用自己的觀點影響學生,也不要對結果或爭論下結論,而是對學生們的分析進行歸納、拓展和升華,從而有效地達到教學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學法要求教師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較高的即興發揮能力及較強的控制局面的應變能力,課前一定要進行充分的準備,避免陷入尷尬的無法控制的局面。
四、改革考核評價方法是搞好禮儀課教學的關鍵
過去禮儀課的考試大多采用閉卷考試的方法,題型基本上采用選擇、填空、名詞解釋、簡答、論述等題型,學生為了獲得高分,死記硬背成了通病。傳統考試方法脫離實際,根本無法測試出學生的真實水平和能力,為了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學了禮儀就能真正懂禮儀,自覺運用禮儀知識指導自己的社會實踐,我和我的同事在教學中對禮儀課的考試方法做了一定的改進,將成績考評分為三部分:一是平時成績(30%),二是期末卷面成績(50%),三是面試考核(20%)。平時成績包括上課出勤情況、平時的表現是否合乎禮儀要求、書面作業、參加活動情況及教學過程中的檢測成績等。
期末理論考試時,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禮儀知識的基礎上,通過一定的總結歸納來回答問題,比如試題:“請你談談營銷人員在工作活動中應注意哪些禮儀禮節?”“應從哪些方面塑造良好的學生形象?”等,這些題目貫穿了相關章節的知識點,考查了學生對基本禮儀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自我歸納總結的能力,難度適中,不失為較好的試題。
面試考核中,我們給每一位學生出一道演示題,由學生自行演示設計,回答問題,教師評分。考核內容包括:接待客人、向領導匯報工作、求職、辦公室打電話、組織會務等場景,要求學生將所學的禮儀知識在特定的場景下加以運用,以語言、行為活動是否合乎禮儀規范為標準。靈活多樣的考試方式,調動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考試時大多數學生舉止大方、表達得體、彬彬有禮,取得了良好的考試成績。
總之,在技工學校禮儀課的教學中,我們只有始終把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作為我們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我們的禮儀課教學才能取得好的成績。
(洛陽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