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款真正基于云計算的筆記本Chromebook面市,意味著云計算終于開始走近普通消費者,不過目前其概念創新的意義大于實際用途,市場接受度尚待檢驗。
2011年6月20日,微軟發布消息稱將于一周后推出下一代云計算服務。而就在不久前,喬布斯在蘋果開發者大會上推出了一項新的免費服務—云服務平臺iCloud,幫助用戶簡化內容和應用管理。在蘋果眼中,這項創新服務將會結束以PC運算為核心的時代,Mac電腦、iPad和iPhone上的文件可以自動存儲到蘋果的個人服務器上,在不同介質中同步共享自己的文件。
同樣在6月,谷歌正式推出了第一款真正基于云計算運行的筆記本Chromebook,定位為商務應用,并號稱專門為長期使用網絡的用戶設計。由三星和宏基生產的首批Chromebook筆記本共六款,定價在349.99-499.99美元之間,低于大部分新面市的筆記本。其中,售價最低的AC700 Chromebook (Wifi版本),搭配11.6英寸高清屏幕和英特爾Atom雙核處理器。
一個月之內三大巨頭相繼在云計算領域有所動作,這是否將引領互聯網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還不得而知,但最起碼,喧囂已久的云計算終于開始走近普通消費者。
操作系統=瀏覽器
云計算是一種基于互聯網的計算方式,通過這種方式,共享的軟硬件資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給計算機和其他設備。云計算客戶端提供通用的網絡應用,用戶可以通過瀏覽器等軟件或其他網絡服務來訪問,而軟件和數據都存儲在服務器上。
Chromebook的工作原理正是基于此,再搭配以谷歌2009年基于云計算開發的操作系統 Chrome OS。從本質上看,Chrome OS操作系統等同于一款瀏覽器,用戶可以從任意新標簽頁中訪問Chrome Web Store下載各種所需的應用軟件,用Google Docs處理辦公文件,通過網絡玩游戲聽音樂,搜索、郵件、地圖等應用更是不在話下。由于所有應用軟件都不必本地安裝,因此Chromebook開機不用10秒鐘便可完成啟動并接上互聯網。而 Chromebook筆記本的操作界面也保持了谷歌產品的一貫特色,沒有任何花哨的地方。各類文檔均儲存在互聯網上而不用擔心丟失,只要有網絡連接就能用任意電腦讀取在網絡上儲存的各類信息。再加上Chromebook內置的沙箱技術幾乎對所有木馬和病毒免疫,使以瀏覽器為系統的Chrome OS與頻繁受到病毒攻擊的Windows系統相比,安全系數獲得大幅提升。
除了高速、簡潔、安全這三個顯著的特點之外,對比壟斷桌面操作系統幾十年的Windows,Chrome OS系統以及安裝其的Chromebook似乎有著不小的優勢。容易上手是其一,只要會使用網頁瀏覽器,操作就不成問題,幾乎不需轉換的時間。其次,Chromebook用戶每月只需花費28美元就能永久使用Chrome OS最新的操作系統,與動輒數百美元一套、需不斷購買新版本的微軟操作系統相比,Chromebook的使用成本顯然更低。
概念>實際?
雖然聽上去又酷又炫且簡單易用,但Chromebook也有著其專屬的“命門”。如果一切操作都基于云計算來實現,如何保證云計算客戶端的無差錯運轉便成為Chromebook最嚴峻的考驗。2011年發生的數起云計算安全事故無疑加深了用戶的顧慮,由于數據故障,上萬名Gmail用戶的郵件被錯刪,而亞馬遜的云計算服務曾經也發生過崩潰事件。在用戶完全接受一臺基于云計算的筆記本之前,谷歌需要做的是,保證用戶資料在主機的安全和服務器的無差錯運作,而確保個人資料私密性也同樣至關重要。
高昂的3G使用費用也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Chromebook的前景。在美國,選擇3G網絡服務的用戶每月都能獲得100MB的免費流量,但對網絡高度依賴的Chromebook勢必需要使用大量的網絡流量—不接入網絡,Chromebook便形同虛設。以美國的Verizon套餐為例,購買1GB/3GB/5GB的套餐,每個月的開銷分別為20美元、35美元和50美元。假設用戶購買最便宜的Chromebook筆記本加上20美元/月上網數據套餐,在第一年就需要支付近600美元,并且這一數字還會不斷攀升。從這個角度來看,在斷網離線工作的條件下,Chromebook如何發揮電腦的功效尚需進一步改進。
此外,Chrome OS系統的應用都是基于它的平臺獨立開發的,且不說與各種基于Windows開發軟件的兼容性讓人擔憂,并且,與頗受青睞的蘋果的App Store等平臺同場競技,缺乏影響力的Chrome OS平臺究竟能吸引多少開發者也值得懷疑。因此,不少業內專家更多的把Chromebook認定為概念性產品,盡管已經在嘗試走近消費者,但在現階段還顯得有些超前,短期內根本無法撼動微軟Windows的地位。
競爭力尚待考證,Chromebook似乎還有點生不逢時。當前以iPad為代表的平板電腦橫掃市場,傳統的筆記本電腦和上網本式微之勢漸顯。IDC的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平板設備全球出貨量將近1700萬臺,到2011年這一數字將躥升至4460萬,更有機構預計到2015年全球平板電腦出貨量會增至2.15億臺。在平板電腦沖擊下,風光一時的上網本都受到嚴重沖擊,而功能更齊全的筆記本在2011年全球的出貨量增幅也將低于前幾年的速度。定位介于筆記本電腦和上網本的Chromebook,剛一出世就面臨尷尬局面,在筆記本、上網本和平板電腦的夾縫中看似很難成功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