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爾弗里高爾夫俱樂部(The Belfry Golf Club)鄰近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租車從倫敦希思羅機場出發到球會約需兩小時。球會于1977年成立,在占地550英畝的林地上建有3個18洞球場,雖然相比歐洲其他過百歲的老球會其歷史不算悠久,但當中的布拉巴森球場(Brabazon Course)曾于1985、1989、1993及2002年四次主辦歐美對抗賽的“萊德杯”,是英國最具代表性的球場之一,就連歐洲職業高爾夫協會的總部都設于貝爾弗里俱樂部之內,足以證明球會在歐洲球壇的江湖地位。
布拉巴森球場
總長7285碼的布拉巴森球場由戴夫·托馬斯(Dave Thomas)設計,年輕時的托馬斯是歐洲職業巡回賽球員,以發球強勁及大膽見稱,因此,布拉巴森球場的設計亦著重考驗球手的膽量及發球技巧,要爭取好成績,發球往往要越過湖水、跨過沙坑。為籌辦各大職業賽事,球場從1993年開始不斷進行重大修整,在2000年更投入約3000萬元進行翻新,增植樹木和改善保養質素。布拉巴森球場的前9洞較為平坦,球道開揚,后9洞的變化較大,亦是球場的精髓所在,18洞當中以第10和第18洞的設計最具挑戰性,一直為過往的賽事帶來高潮。
有經驗的球友或許會發現,距離長的4桿洞其實并不可怕,但面對短的4桿洞反而要加倍小心。像全長僅311碼、4標準桿的第10洞便是如此,此洞被喻為最能代表球會的特色洞,設計極具挑釁性,被大樹包圍的球道稍微往右拐,把湖邊形狀似腰豆的細小果嶺隱藏起來,發球逾280碼的球友可以嘗試跨過小河和大樹直攻果嶺。而對于發球距離不夠遠或缺少膽量的球手來說,可以先用鐵桿把白球送到水邊的球道,再用兩桿安全送上果嶺。但若在“萊德杯”這樣的職業賽事,面對短的4桿洞,絕大部分的球手都會爭取發球直攻果嶺,爭取“小鳥”甚至“老鷹”的機會,大膽拼搏才是第10洞的致勝策略。
全長473碼、4標準桿的第18洞難度最高,被公認為世界上最有特色的完成洞之一。左拐的球道有一條小河由發球臺的右方向左伸延,連接果嶺前方的湖泊,球手需要兩度擊球過水才能把白球送上果嶺。不過,球場設計師對膽大的球手給予獎勵,發球落在偏左靠湖的位置可縮短第2桿攻果嶺的距離;相反,選擇右邊較安全的落點,將會剩下200多碼的距離,加上要面對前低后高的3層高嶺,發球太保守的話將難以爭取好成績,種種極具心思的設計,目的是鼓勵球手采用進取的打法,大大提升賽事的觀賞性。
PGA國家球場
除布拉巴森球場之外,1977年同期落成的德比球場(Derby Course)是球友的另一選擇,總長6057碼、總標準桿70桿的德比球場座落在樹林之中,風格與布拉巴森相似,主要考驗球手的進攻策略,但對球手的技術要求較低,適合初學者。后期加建的PGA國家球場(PGA National Course)在1997年落成,18洞總長7053碼,是英國唯一以職業高爾夫協會來命名的球場,名氣雖然不及布拉巴森球場,但過往亦舉辦過兩次歐洲職業巡回賽。以難度論,PGA國家球場介乎兩者之間,但設計風格截然不同,位于海邊的林克斯球場(Links)地形平坦開揚,果嶺面積寬闊,質地較硬的球道加快高球著地后的滾動,落點稍有偏差便會滾進沙坑,部分沙坑更有15英尺深,合乎傳統歐洲球場風格。
如果要逗留幾天打遍3個球場,貝爾弗里俱樂部還設有度假酒店、康樂設施及屢獲獎項的法國餐廳,再配合著名的高爾夫學院以及水療按摩中心,打造出綜合高爾夫度假村,即使足不出球會也不會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