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親和力,不急功近利,為員工提供平穩發展空間,是廣發證券投行部門的核心競爭力。
廣發證券2010年完成IPO項目數量達到21個,從2009年的第九名躋身第四名。本屆評選中,其不僅被評為“中小項目業務能力最佳投行”第四名,還躋身“本土最佳投行團隊”、“最受尊敬投行”第九名。廣發證券投行業務管理總部副總經理何寬華提出了一個獨到的見解:有親和力是廣發的核心競爭力。
親和力帶來隊伍穩定、
業績平穩
自2004年保薦制度實施以來,廣發證券共保薦了53家企業上市,至今沒有一家出現重大虧損,也沒有一家被交易所實施特別處理(ST)。
這一方面與其風控體系的完善不無關系。近年,廣發建立了投行項目管理系統,不僅可以留痕項目運作過程的每一步,還可以實現知識共享。此外,其建立了多層次的風控體系,從管理團隊到后臺人員都會跟企業接觸,以避免所有一線信息都掌握在項目組手中,并可以對各項工作進行檢查復核,從而通過雙向互動的機制,使風險可識別、可控制。
在何寬華看來,這一現象也與廣發對員工保持親和力的人才戰略有關。“市場好的時候,公司會根據自己的特點設定經營目標,不會通過冒進策略沖刺,做到業務能夠跟上市場發展的節奏但又不留隱患;壞的時候,穩定的員工隊伍也可以維持團隊能力,波幅不會很大,我們追求的是長期的平穩發展。”他認為,頻繁跳槽的人往往追求短期效應,可能會對項目選擇及團隊文化建設有一定影響。截至2010年底,廣發有66名保薦代表人,大部分是畢業就來公司,從內部培養起來的,外聘的不到1/3。廣發的考核機制也是業績導向型。為保證員工穩定,公司既會送他們到國外培訓,也有種種內訓,持續培訓為團隊建設起了很大的作用。
提及2010年頻發的投行腐敗現象,何寬華也認為,投行除了嚴格內部監察制度,也要倡導不急功近利的理念。這一心態也體現在廣發的IPO業務上。
目前,投行IPO業務的費率一般在4-5%左右,也有一些投行達到了8%甚至更高,廣發的費率一直維持在行業平均水平,這也導致2007 年以來,廣發在承銷收入上的排名一直遜色于承銷數量排名。2010 年廣發承銷了21 家企業,收入卻不及承銷數量排名其后的招商證券。為何在市場高漲時,廣發沒有趁勢提高費率,是否刻意壓低費率作為一種競爭手段呢?對此,何寬華表示,投行的費率水平具有較大的差異性,每個項目之間都不具有可比性,一些項目收費高可能有特殊的原因,如項目本身的特殊性。而且,廣發一直比較穩健,在費率設定方面并不以一次性收入的最大化為目標,不會采取激進的收費措施。
財務顧問:
重數量到重影響力
由于財務顧問收費比較低,大部分券商沒有把并購列為重點業務。而2010年,廣發證券共完成4個重大資產重組項目、1個換股吸收合并項目,完成并購項目名列第一。
然而,目前大型并購案都在國企間進行,房地產行業雖然借殼上市的需求比較多,但受到宏觀調控壓抑。這決定了中介機構在并購市場的話語權、定價權不高,很多時候只是出具可行性報告。而海外的并購經常會伴隨增發和換股,投行對客戶財務上也有支持,作用更能凸顯。不過,伴隨民企并購的增加,這一市場正在發生變化,但這一需求還需要培養。
何寬華指出,未來廣發將從重數量變為重影響力,在承接并購財務顧問業務時要考慮業務的綜合價值,不會簡單出具財務顧問報告,而會分析投行在并購中起到的作用,爭取做一些有影響力的并購案,并衍生出收購兼并業務的價值鏈。
“直投屬于聽話的孩子”
廣發證券旗下擁有從事直投業務的獨立子公司廣發信德。目前,廣發信德投資了20多個項目,有5個項目于2010年已過會,這些直投項目主要來自母公司。對于市場質疑券商讓直投公司項目優先上市不合理,何寬華解釋說,直投公司選擇企業的標準往往高于投行,其投資決策相當謹慎,成功率也比投行高,將標準高的企業排在前面上市,投行理由充分,監管部門和投資者也都有信心。
“在資本市場體系里,券商的直投公司屬于聽話的孩子,不可能有太多灰色空間。如果企業實實在在有融資需要,它不給券商直投,也會給一些私募。保薦加直投的模式,客觀上會擠壓腐敗的空間,減少保薦人向項目公司索要股份的機會。”何寬華說,有投行資質的券商都應該發展直投業務,這是經過檢驗的商業模式,直投也是海外投行的主要利潤來源。“如果風險控制得好,直投在券商利潤中的占比會越來越大,甚至會很快超過二級市場的投資收益。”
目前,上市券商中,中信、海通、廣發均有直投項目上市流通,直投業務進入了收獲季節。2010年12月,券商紛紛追加對直投子公司的投資,華泰、廣發對直投子公司共增資達8億元。
從中小項目向大項目延伸
隨著中小企業IPO占主導地位,各家投行加緊了對優質項目的爭奪。在項目發掘上,廣發偏向消費、節能環保和新能源等新興產業、伴隨產業升級的自主創新制造企業。對其他產業,則會在盈利規模和穩定性上要求更加嚴格。其順應經濟形勢改變而推出的項目整體表現不錯,湯臣倍健(300146)的發行市盈率高達115.29倍。何寬華表示,中小企業數量眾多,不擔心會跟其他投行短兵相接。
雖然在中小項目上積累了經驗,廣發自認在大型項目的開拓上與有傳統優勢的投行還有差距。2010年,廣發證券成立了戰略客戶部,立足廣東拓展大客戶,意圖通過發展大項目打造品牌,綜合提升投行業務能力。并在當年介入了武鋼股份(600005)配股等大項目。廣發、華泰聯合等中小項目優勢投行向大項目延伸影響力,與中金、中信等大項目投行紛紛謀求中小項目的競爭力,構成了一幅鮮明的投行業務融合圖景。